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4(1 / 2)

加入书签

君淮发问她都没顾得上抬头,又写了两笔才想起来,「侧妃那边,把尤则昌打发走了,说送另一个替他进来,大概这两天就进府,殿下要见见不?」

  孟君淮正给自己倒茶的手一顿:「你答应了?」

  「嗯?」玉引一怔,抬头看他,「不然呢?」

  「这回这出闹的。」孟君淮摇摇头,「我本想说要不就算了,现下还有个则明陪阿礼,别另让人进来了。」

  「可别,阿礼蔫了好几天了,见了夕珍夕瑶都不知道该怎么说话。」玉引写完了一页回帖,放到旁边晾着,又取下一封帖子来看,「到底是侧妃的家人,咱也不必一棒子打翻一船人。再说,日后这两个小的长大了,这边孩子多,东院那边阿礼阿祺就要显得寂寞了,厚此薄彼的不好。我还想着,等兰婧再大些,让何侧妃多从家里选几个姑娘进来陪她呢。」

  何侧妃那边孩子最少,她又是那种谨小慎微的性子,玉引时常觉得兰婧在她身边太委屈。若不是兰婧跟何侧妃离不开,她真想狠狠心做个主,就让苏氏抚养兰婧,免得兰婧日后变得跟何侧妃一个样。

  玉引边想边又看完了一封帖子,执笔蘸墨准备写回帖,忽被人从身后一揽肩头。

  「哎……」她笑着靠到靠背上,「别闹,我这儿还有几十封要看。」

  年关渐近,各府的正妃都忙着呢!

  他俯身揽着她不放,还低头吻了吻她:「这么好的嫡母,光让你操心委屈你了。这些都放一放,咱出去走走,一会儿我帮你写回帖。」

  尤则旭进府时恰是府里的三公子和四公子过百日。尤家的安排是,让他进去给两个小公子贺百日,然后就直接到东院安顿下来,就此便住下了。

  玉引心里记着这个事儿,但也实在腾不出时间见他,只能吩咐王东旭去关照着点,自己这边两个孩子就够她忙到哭了。

  一早,宫里把给两个孩子定的名传了过来。大的取了个祚字,孟时祚。小的则定了佑字,时佑。

  两个都是寓意吉祥如意的字,玉引听了觉得挺好,正阿祚阿佑地叫着两个孩子,杨恩禄进来传话说:「王妃,殿下说让您一会儿一道去前头,等百日礼行完了再回来。」

  「啊?」玉引一怔,看看他蹙眉说,「不合适吧?前头都是男宾,再说我这儿各府王妃都在,我怎么好扔下客人离开?」

  杨恩禄满脸喜气地躬身说:「殿下的意思是让苏良娣帮您盯一盯。前头那边,您不必有顾虑,这是咱自己府里。您是当母亲的,看看两位小公子的百日礼对您才是要紧的。」

  也好。

  玉引喜欢这个安排,她自己的孩子,她当然想看到他们的每一点成长,只不过有些事碍着礼数不好提。但反过来说,她本也不是死守礼数的人,他都觉得没关系了,她才不拒绝这种合心意的安排。

  于是满座男宾有些惊讶地看着王府正妃在前宅的宴上露了脸,好在这种事也不是没有先例,众人许会津津乐道一番,但不至于评头论足。

  东院里,尤侧妃听说前宅的事后惊得瞠目结舌。好半天,她才说出一句:「岂有女人去参前宅的宴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