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52(1 / 2)

加入书签

针对。

  钱太后年老体衰,眼盲腿残,娘家又势弱,只能退避忍让。

  第一次相争,朝臣保住了钱太后的体面,但不能改善后宫中钱太后的处境。

  后来钱太后抑郁而逝,周太后再次公然发难,引发了第二次朝臣和后宫的矛盾。

  按祖制,钱太后应当安葬祔庙,和先帝合葬,周太后百年以后也会祔葬先帝陵寝,到时候两后祔葬。

  周太后一直因为尊号之事耿耿于怀,坚决不同意钱太后和先帝合葬,蛮横地要求另外择取一处安葬钱太后。

  嘉平帝劝不住执拗的母亲,干脆将此事下礼部会议。

  朝野震惊。

  朝中文武大臣、翰林院、科道官近百余人集议丧礼之事,廷议过后,大臣们认为应当遵照先帝的遗愿,让钱太后祔葬陵寝。

  经过反复讨论,朝臣上疏请求嘉平帝同意钱太后祔葬。

  嘉平帝很快做出了答复:爱卿们所言甚是,但是圣母在上,朕是个大孝子,屡次请命,母亲就是不松口,朕实在无可奈何。朕孝顺两宫如一,不忍违逆母亲,否则就是不孝。还是另外给钱太后择一块风水宝地吧!望爱卿体谅朕的苦心。

  朝臣哭笑不得,第二天继续上疏。

  翰林院学士、国子监祭酒,逐一驳斥支持周太后的官员提出的不让钱太后祔葬的理由,将周太后的心腹驳得哑口无言。

  又次日,以德高望重的魏国公为首的几十位公、侯、伯等功勋之后和在京武官也纷纷上疏。

  紧接着,六科给事中、各地监察御史等八十余人分别联名上疏。

  事情越闹越大,朝中尚书、侍郎,通政司、大理寺、都察院……六部文武官员再次上疏,要求嘉平帝按祖宗法制安葬钱太后,不能因为愚孝周太后而不顾礼法。

  难道周太后比祖宗规矩还重要?

  周太后勃然大怒,不肯妥协。

  文武百官一怒之下,由当时的阁老带领着齐聚文华门前,跪地大哭。

  内阁,六部,五军都督府,大九卿,功勋贵戚,詹事府,翰林院……文武官员几百人跪在宫门外,哭声震天。

  嘉平帝派人劝慰诸阁老,阁老们表示:如果周太后不收回成命,他们就一直跪下去。

  周太后见状,知道事情无法挽回,只得罢了。

  钱太后得以按照礼制归葬先帝陵寝。

  第二次相争,朝臣坚持遵守皇家礼制,再次逼得周太后妥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