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35(1 / 2)

加入书签

入大燕。

  这道战书送过来的时候。

  不仅朝中官员吓了一跳,便是那些百姓也无一不惊讶的夏、燕两国交好已有百年余, 当年大夏为显两国亲近, 与别国不同, 更是把最宠爱的公主送了过来,成为大燕的永安王妃。

  而他们大燕, 即便在永安王夫妇做出那样的事后, 也没有怪罪到夏国的头上。

  可现在

  突然传来这么一则消息。

  要端佑帝写下罪己书, 不然就会带兵攻入大燕。

  除去该有的恐惧之外, 还有让人疑惑不解的,什么罪己书?永安王府的什么真相?当初不是都查清楚了吗?永安王勾结重臣,犯谋逆之罪,如今的指挥使,当初永安王的女婿陆千户大人, 更是亲自在永安王府找出勾结的罪证, 以及一件绣了一半的龙袍。

  难不成这其中还有什么隐情?

  不管有没有隐情, 反正京城里的大街小巷,就这封战书的内容,展开了严峻的讨论。

  起初大家都是讨伐夏国,说道夏国不是。

  你家的公主嫁到咱们大燕, 不仅没有做好表率, 反而还和自己的夫君一起谋逆!

  应该吗?

  不应该!

  咱们的天子不仅没有把他们的罪过栽到你们夏国的头上, 你们现在反而还蹬鼻子上脸,要来讨伐咱们的不是?简直是罪大恶极,罪不可恕!

  但很快,就有不同的声音湮没了这些言论。

  第一个声音是说“永安王夫妇向来恪守本分,就连其世子顾辞也从来不参政,这么多年,他们最多便是与一些学子交往,所以从来不参政的永安王一家为什么突然要谋逆?如果要谋逆,早些入仕不是更好?”

  第二个声音是说“当初端佑帝下旨查证到处罚的时间,太短,以往便是有再大的罪孽,也会通过三司会审,几经审查确认无误才会处置,可为什么那次,只是一些信件,一件没有成型的龙袍,就连审都不审,直接下旨了事?”

  这些声音多了。

  那些原本叫嚷着夏国有罪,永安王府有罪的人,也渐渐地开始动摇了。

  后来又不知从哪里涌入了一批学子的言论,纷纷呼道:“当年我曾受永安王指点,永安王风光霁月,是世上不可多得的风雅之人,这样的人去谋逆,便是打死我们也不信。”

  亦有坊间的言论:

  “永安王妃每年都会布衣施粥,如今城中有名的善行斋便是永安王妃所创,当年河东大水,河北大旱,那么多难民逃到京中,若不是永安王妃出手援助,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这样菩萨心肠的人怎么可能会和自己的夫君谋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