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55(1 / 2)

加入书签

近照看太皇太后,这些日子都住在慈宁宫里。他是大清朝的统治者,即便人不在乾清宫里坐着,还是有许多军国大事要处理。

  更何况,准噶尔的军报需要他一刻不停地去处理。

  苏麻喇姑本来收拾了一间偏殿出来,想着大臣们来求见康熙,康熙就能在这接见他们。

  可太皇太后昏迷不醒,康熙一刻也不肯离开皇祖母,最后苏麻喇姑无奈去搬了一架屏风,若有大臣来,就跪在屏风后说话。

  当然,康熙也不是人人都见,目下除了内阁大学士和尚书可以随时进宫奏报军情,其余要见他都必须先递折子说明缘由,他再酌情决定是否见一见。

  大臣们也都心知肚明,这个节骨眼上,谁都不敢拿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去骚扰康熙,自讨没趣不说,万一被心情不好的皇帝嫌弃没本事、没决断力,那就是偷鸡不成蚀把米的事情了。

  清早,顶着黑眼圈的阿灵阿请太监递话后,等了不到一盏茶的功夫,顾问行就亲自出来把他领了进去。

  一如珍珍当年所见,太皇太后仍住在慈宁宫的东偏殿里,屋内充斥着草药和喇嘛作法的味道。因为怕寒气入侵,所有的窗户都用暖帘盖得严严实实,再点满了蜡烛罩了玻璃灯罩采光。

  古代的蜡烛再亮也会有晃影,康熙的身影就掩映在福禄寿纸面屏风后,随着烛火一晃一晃,就像动荡的朝野让人心神不宁。

  屏风外有一个蒲团,阿灵阿刚走进屋子,康熙就说:“不用跪了,坐在蒲团上说。”

  “嗻。”

  阿灵阿声音很轻,他怕吵着养病的太皇太后。

  没想康熙却丧气地说:“你说话大声些吧,太皇太后听不到,她要是能被你吵醒,倒是好事。”

  “万岁爷要保重身子。”

  康熙无奈自嘲一笑,说:“朕知道,你有何事,说吧。”

  阿灵阿双手交握,定了定心神禀告说:“奴才自请去前线支援。”

  屏风后的康熙没有接话,这沉默横亘在君臣间良久,才听康熙说:“你倒是第一个。”

  也不知道是宽慰康熙还是自谦,阿灵阿轻声劝慰道:“朝臣们都有出战之心,奴才只是耐不住性子,来得早一点。”

  康熙摇摇头,“不会,朝臣们都承平日久,拒战怯战无心一战。这不是今日就有的事情,三藩的时候就是如此。”

  康熙携着一沓折子从屏风后面走出来,他自己扔了个蒲团坐在阿灵阿对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