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90(1 / 2)

加入书签

又不是你,你这么激动做什么。咱们大半年的不见,你怎么脾气见长啊?谁惹你了?”

  揆叙咬牙切齿地说:“换你在翰林院试试,一群老头每天摇头晃脑,嘴里知乎者也。皇上要拟个圣旨,一群老头子能为到底用峻德崇功还是彪炳帝纪磨叽个半天,你说是不是得把人给逼疯了!”

  阿灵阿在江南斗智斗勇,可心情舒畅和生活惬意。不像揆叙每日遭受心理折磨。

  翰林一官起源于唐朝,古时能当上翰林就代表他是全国文学修养最高的人,负责为皇帝写文章和谕旨。

  到了明清两代,对读书人来说有一个翰林出身那比金子还珍贵。

  老朱家的开国皇帝是要饭出身,虽说后来扫盲成功,那也就是小学生水平。

  于是但凡国家各种典章礼仪,挂着皇帝名义颁发的各项上谕最后都要由翰林草拟润色,皇帝看过后拿个大印章在后边盖章了事。

  到了清朝,情形也差不多,努尔哈赤自己是个文盲,能说汉话但是看不懂也不会写。

  到了他儿子这,四大贝勒里只有皇太极知道多学门语言有助于就业上岗,于是提早脱盲,但也就是个初中生的水平。

  皇太极童鞋想想自己有拉拢汉人的必要,于是设立类似翰林的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找了一堆像范文程这样的人天天给前明写文采斐然感情饱满的劝降书。

  效果也不错,哄了不少人投降。

  到了入关后,依然遵照老传统保留翰林院专门给皇帝润色上谕。

  一甲和二甲进士惯例打包进翰林,揆叙现在每天就写点“空洞无味”的东西。

  比如把康熙破口大骂的圣旨改的文明点,比如把康熙没写好的打油诗改漂亮点,比如哪个大臣翘辫子了给他写个悼文总结些优点(且必须忽略缺点)。

  进士里面不乏三四十岁甚至是白发苍苍的老头,一群大叔大伯里混了揆叙这么个年轻小伙,也难怪揆叙每天郁闷。

  “鄂伦岱呢?”

  “这老小子领了圣旨跑毛子国去了,都三个月了还没回来,连封信都没有!!”

  揆叙这最后半句简直是吼出来的,阿灵阿一缩脖子,好吧好吧,这孩子真是憋坏了。

  “难怪我去江南这么久一封他的信都没收到,我还在想这小子是不是又添了什么新毛病呢。”阿灵阿拍拍揆叙的肩,“没事,哥哥现在不是回来了么,以后郁闷了只管上我家来。”

  珍珍挽着攸宁笑着说:“我们都上车吧,哪有站岸边说话的道理。”

  攸宁和揆叙是乘自己家的车来的,文叔也驾了一辆车来,于是他们四个人就有了两辆车。

  珍珍的手往文叔那辆车一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