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2(2 / 2)

加入书签

  揆叙一惊。“皇上来了?”

  御前侍卫二格说:“娘娘也来了。”

  揆叙一听低头咕哝:“真是的,来了也不帮帮我。”

  二格道:“纳二少爷,你还想着皇上帮您哪,皇上说了,七少爷迎亲你上蹿下跳什么,让奴才们来逮您,说是要罚你功课呢。”

  于是这边揆叙被皇帝身边的侍卫押走了,那头钮祜禄家的花轿终是能启程。

  迎亲的队伍一路敲锣打鼓往宽街而行,两旁围观的百姓不是赞叹白马上新郎的勃勃英姿,就是惊叹那一百零八抬嫁妆的排场。

  宽街的一等公府里也早就做好了准备,花轿一到国公府的仆人们点上了鞭炮。

  阿灵阿跳下白马,小厮递上皇帝赏他的十力大弓,阿灵阿抓起一支箭,利落地一个转身,搭弓就是一箭,箭离弦后破空而出,稳稳当当地射中轿子的最下边。

  观礼的宾客们齐声呼好,全福人太太把箭拔走,从花轿中将新娘搀出,国公府的人端出一只火盆摆在大门口,傅达礼夫人那拉氏靠在珍珍耳边说:“珍丫头,前头是火盆了留心脚下。”

  珍珍在红盖头下点点头,看着脚底下的方寸之地,稳稳当当一步跨过了火盆,踏进了国公府。

  …

  除了在进门前要射箭和跨火盆之外,拜天地的部分和汉人的婚礼并无不同。遏必隆早逝,高堂就剩了一位,阿灵阿和珍珍拜过天拜过地最后拜过巴雅拉氏后就被齐齐送进了洞房。

  除了新人和喜娘外,观礼的宾客,两家看热闹的孩子们也“呼啦啦”一拥而进,闹着要阿灵阿赶紧掀盖头他们要看新娘。

  汉人挑红盖头是用秤杆,满人则是用箭取代,而箭就是新娘下轿子前新郎射的那一支。

  那拉氏和富察氏把珍珍搀扶到喜床上坐下,那拉氏走到阿灵阿跟前,把刚才从花轿上取下的箭递到他手里。

  “新姑爷,快去掀盖头吧。”

  她这打趣的一句话让一屋子的人都笑了,钮祜禄家的孩子们在屋里起哄地喊:“掀盖头,快掀,我们要看新娘!”

  阿灵阿手持着箭环顾一屋子恍恍惚惚的红,脚跟生根了似的,竟有些愣住了。

  努力了两辈子,上辈子刚求婚两人就穿越了,这辈子又是皇帝又是科举折腾了这么些年,他……他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