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44(1 / 2)

加入书签

  蔡邕的安排叫几乎都要沉醉在这样的生活之中的张君宝再次的清醒了过来。

  蔡延姬的过目不忘就如同她姐姐在诗歌方面的才华一样毋庸置疑。

  这对姐妹都继承了父亲在文学上的天赋,也将父亲擅长的东西都继承了下来,只是最后她们却走了不同的路。

  蔡延姬入仕为官,在历史上留下的声名是慈爱百姓。而蔡昭姬则是成了文学上的大家,并且主持修订了汉史,在这方面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和认可,著名的经学家郑玄在听闻蔡邕的死讯后,曾经叹息说:“汉朝的事,谁来考定啊!”后来他又说:“想要知道汉朝的事情,就要去问蔡昭姬了。”

  张君宝想起来这些,他望着自己心爱的姑娘,看着她薄青色的曲裾,看着她秀气的眉眼,看着她明亮的眼睛。看着她被宠爱出来的娇气,看着她对父亲的小小反抗,看着她现有的幸福。

  却觉得透过这个年少的躯壳,看到了史书上记载的那位淡然睿智的女子。

  他眼前的姑娘尚且稚嫩,但比两年前的时候却又成熟了许多。她还在小声的抱怨着父亲不近人情的安排,连个喘息的时间都不给她……但张君宝却知道,她会将家里的那些藏书全都背下来,然后在长安大乱,藏书全部失散之后,同她的姐姐一起将其全部复原。

  望着蔡延姬的时候,张君宝甚至有一种错觉:他在注视着他心爱的姑娘,在一步步的走向注定的结局。

  “符元,你在想什么?”蔡延姬好奇的望着张君宝,脆生生的问他。“怎么想的这么入神,我都喊你好几声啦!”

  被从沉思之中惊醒的张君宝脸色有点难看,他勉强应付走了担忧的蔡延姬,然后又迎来了蔡邕。他原先以为又是要上课,想着也的确是到了这个时间了,结果蔡邕张口就是一句:“我欲将幼女延姬许配与你,符元,你可愿意?”

  愿不愿意?这个问题完全不需要思考,张君宝说他当然是很愿意的!

  然而天降惊喜,张君宝的第一反应不是欣喜若狂,而是——

  莫非他在做梦?

  实在是被爱女心切的老父亲刁难的久了,久的张君宝已经将“虽然未来岳父不排斥我当他女婿但还是会再为难我好几年”这个认知刻入心间。蔡邕突然松口愿意嫁女儿,他都有点反应不过来。

  到后面才明白为什么……不过是一片慈父心肠,欲要为心爱的女儿再添几分保障罢了。

  蔡邕将一切都安排的妥当,他怀抱着舍身成仁的勇气去做汉臣该做的事情,却也在这之前安排好了两个女儿的后路。张君宝正是后路之一,蔡邕也交代了他许多,但他也知道,蔡邕另外的安排也绝不会少。

  次日,蔡邕于王允席上感慨董卓,被下狱。

  虽然有很多的士大夫都同情他的遭遇,并且为他奔走,想要解救他,但到底还是未能成功。

  五日之后,蔡邕病逝于狱中,年六十。

  前一个消息传来的时候蔡家姐妹还能勉强冷静,但第二个消息无疑是摧毁了她们的镇定。张君宝先走一步,将里头的空间让给了这对丧父的姐妹,令她们能够全无顾忌的拥抱,一起痛哭,安抚彼此的痛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