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9(1 / 2)

加入书签

,坏了名声。我们准备自己弄个牌子,挂在基金会下面,是吧,李进?”

  “是,我们基金会有自己的品牌,目前各地项目上的农产品,都统一挂靠在基金会品牌下面。在市场上,小农户单打独斗是不成气候的,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发出声音。等以后经营成熟了,基金会会逐渐退出,让产品发展经营成地标性产品,拥有自己的品牌。事情还得一步一步来,第一步需要技术。”而全正果品拥有完整的技术,理论实际相结合,已经被这片土地检验过。

  “我们准备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请你们来担任理事长。”老村长补充道,“启动资金是大家筹,投多投少各自占股份,你们就是一分不投,也是技术入股,理事长的位置跑不了。我也知道,你们这么大家业,瞧不上这小打小闹的合作社。可是敏子、琪子,你们也是这山坳坳里走出去的人,知道村里人想挣钱不容易。现在年轻人出去了就不回来,宁愿在城里端盘子受气,也不肯回来建设乡里。我知道他们乡里穷,可不建设,它只能更穷!我盼着以后乡里村里发展好,有游客来玩儿,有老师学生来采风,咱们在家门口就把钱轻轻松松挣了。在旅游没发展起来之前,种水果的老本行不能丢了,观光农业、农事体验是以后的出路,请你们指导指导,村里人也想一起致富呢!以后能像华西村那样,我一辈子也就值了。”

  赵敏诧异,老村长这话有水平,有专业性,更有远见,条理清晰、目标明确。赵敏情不自禁看了一眼李进,没他背后出主意,打死都不信。

  李进会意:“我们晚上放免费电影,放电影之前先讲十分钟。还组织他们出去参观,去过华西村,去参观江浙一代农村。”

  怪不得有这么深刻的见解,眼界宽了,看问题就全面、深远了。

  田二舅一拍大腿,笑道:“敏子,你二舅是个直肠子,说句不怕你笑话的。你家水果卖得这么贵,谁不眼红。村里在你家山上打工的,都想着偷师呢!可学了个四不像,这已经两年了,不好的还是不好。我们也明白了,这玩意儿没有专人指导,是做不好的。”

  赵敏看了陈琪一眼,“我听琪哥的。”陈琪本就有帮忙的打算,是村民早先贪得无厌,妄图贴牌生产,惹得赵敏生气,才没成。陈琪总有一颗红心想要带领村民共同发家致富,先有二姨奶奶,后有老村长和田二舅。

  钱是人的腰杆子,若是二姨奶奶有钱,不看儿媳媳妇儿脸色过活,小气功会在外人面前都不给亲娘留脸面,甩袖而走吗?若是能在家门口把钱挣了,走出去的年轻人肯定会回来。面前这些苦了几十年,早被生活压弯脊梁的人,也能挺直腰板,自豪活着了。

  他们是同村人,面前这些是看着自己长大的长辈们,乡土情结、少年时代的照顾与优待,谁不盼着家乡好?

  “现在筹备到哪儿了?”陈琪问道。

  老村长眼睛一亮,肯开口就好,能问进度,就是有打算!

  老村长从自己掉色掉皮的老旧皮包里抽出一叠纸来,这是他们商讨好的合作社架构、经营流程,基金会给予很多指导。

  陈琪接过慢慢看着,老村长抱紧自己的旧皮包,老家伙跟了自己三十年,第一次当村长开全县大会时候买的,见证了多少大事发生。现在,老村长盼着陈琪能答应下来,再让老家伙见证一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