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2 / 2)

加入书签

  接下来的几天,罗芸芸像饿鬼投胎似的,顿顿都把周大娘精心准备的小米粥、青菜、蒸鸡腿吃得精光。周大娘总是特别开心地把空碗收了去,口里还念着:“能吃是福,能吃是福,看来姑娘这病马上就要好了。”

  半个月后,等身体恢复得差不多了,她才第一次出门看看这个历史上从未出现的朝代到底是什么样子。

  周家村在城郊,离皇城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但是中间隔着双子山,车马进不来,翻山越岭得将近一个多小时。村子不大,总共也就二十来户人家,大部分都是种田放牛的农民,民风十分淳朴。村头有条小溪,溪水边野花遍地,空气清新,风景怡人。

  也是在这个小溪边,芸芸第一次知道了自己投奔的这个身体到底长什么样。

  那是她第一次出门,按周大娘说的顺着门前的土路走了一会就看到了小溪。溪水十分清澈,水面波光熠熠,几条小鱼儿在水底游来游去。

  芸芸战战兢兢地把头伸了过去,“老天保佑,千万别太丑,别长一脸的痘痘,老天保佑”,她一边心里默念着,一边睁开了眼。

  水里倒映着一个十五六岁少女的模样,皮肤白白的,小脸尖尖的,五官很素净,不算特别美,但看着挺清纯。黑漆漆的眸子里充满了好奇,眼波流转间,自有几分娴静。

  这幅模样可比上辈子强了不止一点,芸芸是又惊又喜,只差没给老天磕几个响头了。赶紧又照了照全身,嗯,大约一米六,身材纤细娇小,兴许以后还能长一点。

  看到自己这般模样,悬着的心才总算放了下来,这外貌虽然不见得令她在大宁朝混得风生水起,至少不会拖后腿了。

  周大娘怕大家打探罗芸芸的身世惹她伤心,便说她是自己的远方亲戚,因父母双亡才投奔至此,这倒也省了芸芸不少麻烦。村民们都可怜芸芸年纪轻轻便没了爹娘,对她也特别照顾,孩子们很喜欢听她讲故事,他们从来没听过这么多稀奇古怪的故事,什么孙悟空什么水浒传,一个个“芸姐姐芸姐姐”的叫得可亲热了。

  在村子里住了一个月,和大家慢慢熟了,村民们都知道罗芸芸的老家是很远很远靠海的一个小城,所以说话和这边不太一样,最初觉得新奇,久了也就习惯了。

  白吃白喝了一个月,芸芸的心里总觉着过意不去,天天盘算着得去谋个差事,挣点生活费。流落到这无亲无故的古代,怎么着总得给自己存点钱防身,处处指望别人可不是咱们现代人的作风。

  周大娘可怜她,总是宽慰她说:“不打紧的,我儿子在外地当差,你吃得也不多,不差你这一双筷子,暂且住这里,就当给我作伴吧”。

  于是芸芸感激地一边帮着周大娘做些简单的农活,一边向偶尔回村的年轻人打听打听城里有没有她能干的差事。

  要说她这本科生不但在现代不好找工作,在古代也是百无一用。

  干农活,没力气;当丫头,没眼力;做生意,没资本;进青楼,没勇气。其他穿越小主能干的事儿,罗芸芸是一个都不会,既不会舞刀弄枪,也不会唱歌跳舞,还不会吟诗作文,更没有随随便便碰上有钱公子、勾搭皇亲贵族的运气,稍微擅长一点的就是书法了,偏偏来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