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2(2 / 2)

加入书签

  他若还是张家正儿八经的爷,凭那一大家子人的势力,倒也敢接这婚书。可是,如今张家也还不怎么承认他呢。

  就这样,他岂敢答应把女儿嫁给县令的儿子?!

  秦婆子也知晓,这张大户和张太太是吓傻了:商人么,谁敢指望和当官的攀亲?她也不催,只笑眯眯瞧着他们。

  “秦姑姑,”终于,喜娘缓过了神儿——她还是不愿让女儿如此“高攀”的,生怕自己的女儿委屈了也没法儿说:“我家长女,在我们做爹娘的看来,是极好的孩子,可若真至达官贵人家里持箕帚,怕还是不能够。那孩子的性子,太顽劣了些啊。”

  秦婆子一怔,笑道:“可是,那边儿想求的,是您家的次女啊。”

  “次女?”喜娘瞪大了眼睛:“我……她,她才十岁!怕是要耽误了贵人的儿子好年岁……”

  “可是,县令太太至女学堂时,便只瞧着她娴静乖巧,十分合眼呢。”秦婆子道:“等,那边是不怕等的,男儿家不怕岁数大,如今要问的,只是这一桩婚事,您二人心中有意无意?”

  不识抬举(已重写章节)

  喜娘哪儿敢说有意无意——她也不知道这年头此地合婚到底是怎么个流程,她要是答应之后怎么样?还合八字吗?或是就这么定下来了?

  若是就这么定下来了,万一惠玉不愿意呢?

  退婚?借她个胆子她也不敢和县令家说退婚啊。

  “秦姑姑,”倒是张丛开口了:“我们自然是有意的,只是,此事着实是,着实是……叫人意想不到啊。”

  秦婆子笑一笑,她进门时便打量过张家的布置摆设——庭前种着玉兰,背阴处缀两棵海棠,庭中另有一只纯白瓷缸,走过时听得里头泼剌水响,多半是蓄养了金鱼。待入了堂内,见家具系是一色填漆,擦得亮堂干净,椅袱帘幔均不是簇新的,花色也是纯白并墨青的两样,正是合了本地读书人好的“南样”。

  若是不说,谁知这张家是个卖卤肉的?

  那时候,秦婆子便将心中几分轻慢收了,此刻更道:“如尊府上这样讲究的好人家,不把女儿往上给,难道要便宜了那些俗人家小子?县令太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