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44(2 / 2)

加入书签

  “没达到那种程度。”薛琳靠着他看向山脚下的村子,“这个村子叫什么来着?”

  “我看看啊。”龙泉拿出地图,“叫靠山村。”华夏的村子取名字大多是这个套路。

  “这地方挺好的,山清水秀,一路上我们过来看见好几波出来骑行的了,要是这个村子把路修一修,房子归整一下,做农家乐会很赚钱。”这就是成功人士和普通人的不同了,成功人士的“职业病”就是喜欢到处去找赚钱的项目。只不过这个项目对薛氏来讲太小了。

  龙泉也点头,“所谓靠山吃山,这里算是靠山也靠城,现在城市人压力都大,假期频繁但是长假少,周末只能在帝京周边走一走,这个地方得天独厚啊。”

  两个身价好几十个亿的大老板,歇着脚的工夫拿着地图对着山坡下的小山村规划了起来,甚至偶尔有些争执。

  “你忽略了成本投入,你规划的项目虽然好,但每家至少要投入六万多元,根据最新的资料统计,就算是在京郊,农民的年人均收入也不过是四千多元,一下子投入六万多,对农民来讲太过冒险。”

  龙泉想了想,“好,你说的对。奖励你一个吻。”他搂过薛琳狠狠亲了一下。

  薛琳搂着他的胳膊靠在他的腿上,“有点饿了。”

  “找个地方吃点东西?”

  “那个村子有间小饭馆。”薛琳指着村口的一处地方。

  两人骑着车子到了小饭馆,村子里很安静,小饭馆也没有什么人,只有两伙像他们一骑行的人在吃饭。

  薛琳和龙泉点了两个小菜一人一碗米饭很随意地吃了起来,吃到一半做为厨师的老板出来了,拎着手巾板端着茶壶和老板娘兼服务员聊天。

  薛琳还惦着自己的农家乐规划呢,“老板,请您来一下。”

  老板把手巾板一甩,以为这两个城里人觉得菜有什么毛病呢,赶紧过来,“您有什么事儿?”

  “我们问您一件事啊,您这里靠着山,离帝京也近,像我们这样出来骑行或旅游,在您这儿吃饭的多不多啊?”

  “最近一两年有点多。”老板笑了笑。

  “那您为什么不扩大规模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