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1(2 / 2)
薛琳也在惊讶,她真的只是动用了一直授意相关人士暗中培养的五万个ID左右的水军,实际操控者不到百人,十几篇相关科普文、软文,没相到自来水的数量太多了,水军消失在群众的汪洋大海中。好笑的是他们精心准备的英语版,日语版科普文,竟然还没来得及使用,就有人更精准更诙谐地免费翻译了出来,供给所有人使用。
当然了,就算是主流浩浩荡荡,仍免不了有人出来酸说薛氏这是敲诈勒索虚张声势,所有支持者都是“海军”,然后细数薛氏种种洗脑包,包括薛琳已经移民国外,薛氏是外资之类。这些人,还都是华夏人。
如此大的舆论风波,当然也引起了相关人士的注意,在国视午间新闻做了相关报道之后,七点新闻也做了报道,立场都是支持华夏企业维权。
薛琳知道,她的作法得到了上面的认同。
很快的,对方通过律师渠道联系上了自己,愿意谈判,“我的条件只有一个,谈判结束之前,相关产品下架。”薛琳可不想跟对方耗,数码产品生命周期太短了。
对方考虑许久之后,只能同意,毕竟他们都是上市公司,如此声势浩大的抵制和舆论攻击,对他们的企业股价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相关产品下架的消息传来,那些酸的人纷纷被“围观”“打脸”,“鞭尸”。
海军们远征归来,一时间扬名域外,也让所有人意识到了华夏网民尤其是年轻一代网民这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他们生在华夏物质条件,国际地位最好的时代,从小到大充满自信,对外国的一切有无数了解渠道,有些在海外留学,他们懂西人的思维,也懂华夏人的思维,最重要的是他们爱国,热情,不可阻挡。
薛琳在事后曾经被丁昱约出去见一个人,这个人是宣传部门的少壮派姓古,丁昱有意没介绍他的本名,半开玩笑地对薛琳说叫他古四就行了,那人笑嘻嘻地也没纠正丁昱的说法,更没主动介绍自己的名字,显然,看似随和,实际上高傲到认为薛琳“不配”知道自己的名字,他只是对薛琳的举动很是好奇,显然,他也相信了海军论,“薛总能否将这次的事总结归纳一下?”
薛琳笑了笑,“不瞒你说,这次的事到这种程度实在出乎我的预料之外。”她将事情简略地说了一下,她确实针对性地拟定了吸引人眼球的网络新闻通稿,先期控评带了节奏,但是后面的发展出乎她的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