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8(1 / 2)

加入书签

有人推了自己一把:“天亮了。”

  好像一夜时间被谁偷走了。

  平时锻炼强度也不弱,没有哪次累成昨天那狗样,奔波迁徙这事儿和做运动可真不一样啊。

  于晴小心的把鞋子套回去,她有心从包袱里找出块软布来包一包脚,却没有那么做。一则昨天被翻捡时看了几眼,都是整件的衣服,并没有碎布之类的;二则,到底是大户人家小姐身上日常穿的布料,谁也不知道值不值钱,她怕这时候杀鸡用牛刀,把以后的多少饭给包到脚上去了,那不得活活把肠子悔青?

  该疼还是疼,该磨还是磨,肚子饿得空响,嗓子渴得发沙,但参妈再也没能从怀里变出一块饼或者半滴水。

  古代劳动人民的日子苦啊,她算是感受到了,她们俩忍饥挨饿走了一天半,终于到了一个让人没有勇气称它为村子的地方。

  村上零零散散总共四个茅草屋,茅草屋左近就是几片杂田,按理说现在该离秋收不远了,可田里——离得远时,于晴还以为这里是杂草坡呢!走近了才能看出来里面凌乱的混着一些穗子,穗子稀稀拉拉的,一点也不像于晴记忆中那样排列整齐和饱满。

  华夏民族不是自古以来都是个农业大国吗?如果种出来的地都是这幅模样,怪不得农民都要饿死了。

  暗自嘀咕的于晴被参妈牵着走进其中一户茅草屋里,这房子从外观上看和其他人家一样,里面的屋顶上有好些个洞,一缕缕阳光从洞口里透进来,在地上形成光斑;地面上的泥巴左一个凹陷右一个凸起,跟海面翻波浪似的,于晴在路上跋涉那么久都没摔倒过,进门刚三步就跌一大跟头。

  屋里的杂乱一览无余,东西堆得多,却并没有什么像样能用的,全是些积满灰尘和泥浆的垃圾,门口有个用三块石头堆起来的灶,里面有一个铺着稻草的木板,大约就是床了。

  “谁?”门外有人大声的问,听声音是个老太太,除此以外还有孩子的哭声。

  参妈迎出去,于晴紧紧跟上,就看到一个有些驼背的老太太牵着一个浑身发青,面貌丑陋干瘦的大头小孩子走过来。

  “你娘回来了,”驼背老太太怪笑着把小孩推到参妈面前,“快跟她讨点奶吃!吃了奶你就不饿了!”

  “坨坨!”参妈愤怒的弯腰把孩子抱起来,“我个个月把钱给你们,你们还吃不起饭吗?把坨坨饿成这样?”

  “坨坨他爹要赌钱,我也拦不住,你冲我火有什么用?!”老太马上回击,别看她老得好像走不动路了,但声音还响得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