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1 / 2)

加入书签

br />  “答应她!”太后不假思索地道。

  仁宗道:“可是母后……”

  太后不悦道:“皇儿!若非梅娘孝顺,与哀家换房而眠,哀家早已被那妖女掳走;若非春妮拼死护驾,哀家又如何能安然回宫?如今她二人都落在嗜血成性的妖女手中,哀家焉能袖手旁观?莫说那妖女就提了这些条件,就算她要哀家这条命,哀家也给她!”

  “母后!”仁宗道:“并非皇儿不想救两位皇妹,朕若是答应了妖女的条件,实在无法面对枉死边关的五万将士!”

  包拯探问道:“万岁,妖女的条件是……”

  仁宗道:“她不仅要朕为临阵叛国的罪臣郭建安平反正名,追封他为“上将军”,还要朕为他兴建‘忠义祠’,更过分的是,她居然要朕下旨将当日参奏郭建安通敌叛国的鲁将军治罪!”

  包拯道:“万岁,此事万万不可!那郭建安通敌叛国,临阵倒戈,致使我大宋五万将士无辜丧命,这等乱臣贼子,万岁岂可下旨嘉奖?”

  仁宗点头道:“此案兵部和刑部都已查实,可谓罪证确凿,郭建安本人也已供认不讳,其中绝无冤屈。如今,那妖女只要朕为他正名,却并未替他喊冤,看来妖女也清楚郭建安并不冤枉。”

  太后道:“那么皇儿的意思,莫非是不肯答应妖女的条件?”

  仁宗虽然心中已有决定,却不敢当面违背太后,低声道:“皇儿只是想听听各位卿家的意见。”

  太后沉下脸道:“包卿!听你方才所言,似乎不主张皇上答应妖女?”

  包拯道:“启奏太后,臣以为万岁若受妖女要挟,下旨为罪臣正名、将忠臣治罪,在百姓看来,便是忠奸不辨,是非不明……”

  “你住口!”太后怒道:“你以为哀家就不辨忠奸,不明是非?答应妖女的条件不过是权宜之计,待梅娘和春妮获救,妖女伏法之后,大可再更改旨意,你又何必危言耸听?”

  “太后!君无戏言!”包拯道:“万岁的旨意倘若朝令夕改,如何令天下信服?”

  “你!”太后强忍怒气道:“好好好!哀家说不过你。”问公孙策道:“你怎么说?”

  公孙策拱手道:“臣以为,为救公主施以缓兵之计本也未尝不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