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1 / 2)
/> 方荃不知孟舜英是何人,见她否定这项提议,问道:“哦?这位姑娘还有更好的法子么?本官愿闻其详。”
颜桑婉被孟舜英当场驳了面子,极是不悦,冷冷地讽刺道:“看来陈姑娘倒是大智若愚的经世之才,奴家倒要请教了。”
她这句话满含讥讽之意,孟舜英如何听不出来?她自幼性情刚烈爱憎分明,从不喜拐弯抹角,本来今日论辩学子们亦可尽情的各抒己见,别说是颜桑婉,哪怕是长孙靖,学子们如有不同意见亦可当场反驳。
而这颜家小姐却因此对自己心存怨怼暗讽自己,孟舜英当下也有了几分怒气,淡淡说道:“指教不敢当,若小女子有讲得不对的地方,颜小姐尽管指出来便是,陈英定虚心受教。”
一句话绵里藏针地将颜桑婉怼了回去,好像还在说,你瞧,我可不像你刚愎自负心胸狭隘连一点不同的见解都接受不了。
长孙靖抬眸瞟了孟舜英一眼,嘴角不自觉的轻轻扬起,他很少见孟舜英讲话这般刻薄的,不知她今日是怎么了,这么和颜桑婉过不去,不过这样的她似乎才有了属于她这般年纪的冲动血气,莽撞却真实。
笑意盈盈地说道:“阿英,你但说无妨,不必客气。”
阿英?这还是长孙靖第一次如此亲切地称呼她,平日里他都不怎么唤她名字的。
不管如何孟舜英心里还是很舒坦的,当即迎上他眸光微微一笑,行礼后答道:“淮江潞州虽可开垦荒田耕种,但若将边境子民南迁实属不易,先不说在迁徙途中要花掉多少银子,会不会出现意外,就算是顺利的到了南境,居所又如何解决?朝廷必然又要为此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再者,若遇上天灾导致收成不好,漠北的百姓们到时难免民怨沸腾,国朝岂不是吃力不讨好?”
方荃听她这么一说也觉得颇有道理,沉吟片刻问道:“姑娘言下之意是有万全之法?”
孟舜英屈身道:“陈英不敢托大,只是有个法子倒是可为朝廷避免掉一些风险。”
端坐在上首的长孙靖抬手招了招,说道:“阿英,你站近些说。”
孟舜英应了一声,撩衣越众而出站在了殿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