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5(1 / 2)

加入书签

由内侍将轿舆抬到正堂前,按钦天监一早指定的“吉利方位”停放。

  在司礼太监的指引下,宋舒窈穿戴凤冠霞帔迈过正堂殿门,跪受皇后金册、金宝,再重回正堂等待吉时。

  虽说这个时候是没有人拘着的,但是满宫的命妇与后妃也无一人敢于这位新的皇后殿下搭话,一是怕多说多错,二是恐说的口干舌燥用茶时污了妆容,失了体面。

  因此尽管多人共候一个院落,这个时候钟粹宫中除却鼓乐声也是极为安静的。

  等吉时一到,宋舒窈便由送嫁夫人搀上礼舆,升舆启驾,队伍沿着一早铺好的红毯徐徐而行,礼舆所经之处钟鼓齐鸣,未有不兴之人。经泰和门,皇后仪仗入重华门,在丹陛下,迎亲使者还节复命。

  鼓乐声中,礼部官员奉皇后金册、金宝,交由宫侍陈列于重华宫后的交泰殿。

  而宋舒窈坐的礼舆,则由诰命夫人、女官、宫女,或引,或抬,或扶,或随,送到未央宫去拜天地,行大礼,待帝后入同牢席,再引新后入洞房。

  未央宫这时也一改往日简朴之风,变得喜庆起来,椒房殿殿前吊着一盏双喜字大宫灯,鎏金色的大红门上有粘金沥粉的双喜字,榻前挂“百子帐”,铺上放“百子被”,床里墙上挂有一幅喜庆对联,正中是一幅牡丹花卉图。

  由送嫁夫人搀着坐在榻间,宋舒窈紧紧握着手中的一柄玉如意,便是头稍稍偏一下也要经送嫁夫人的一声轻咳,由是宋舒窈难得老实,端端正正的坐在榻间,数刻也不曾动过。

  而在宋舒窈入洞房不久,陈桓同样也身穿龙袍吉服,由近支数位亲王伴送至未央宫,揭去宋舒窈头上的盖巾后,两人相视一笑,同坐龙凤喜床上,陈桓顺势握过宋舒窈的手,两人终于说了今日里的第一句话:“累了吧?”

  宋舒窈抿唇一笑,缓缓摇了摇头,却因凤冠压得脖颈泛酸,动作较平日里僵硬一些,陈桓自然也察觉到了身边人的不适,只是多人候着帝后礼成,陈桓也无法替宋舒窈取下凤冠,只能在两手相握时做一些小动作使宋舒窈分心。

  待结同心发后,内廷司女官在床上放置铜盆,以圆盒盛“子孙饽饽”恭献,宋舒窈取银箸夹子孙饽饽,待入口后送嫁夫人问道:“生不生?”

  宋舒窈稍稍蹙了蹙眉,念起话本所注,点头应道:“生的”。

  由是又有一番恭贺,然后设坐褥和宴桌,诰命夫人、女官恭请帝后相对而坐,由王妃四人侍奉合卺宴。宴上帝后对饮合卺酒,共食长寿面。

  待合卺礼成,然后坐帐,这时几近入夜,等到诰命夫人、王妃请退,尚仪跪在殿中北面,奏称:“礼毕,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