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24(1 / 2)

加入书签

嗣、裴世矩等人激动万分。他们只清楚煮盐法,根本不知道晒盐法,特别是去冰法更是让他们震撼无比。

“老大,你这是那里学来的,这方法太牛掰!河东一带的盐厂我也去看过,那叫一个复杂,且生产量非常的低,人工成本很高,你这完全就是无本买卖。”

看到杜如晦激动的样子,双手捧着雪白的食盐,嘴巴里不停的在嘀咕。对于杜如晦等人来说,这种方式生产食盐真的新奇,很震撼!已经打破了他们心中原有的观念和想法。在杜如晦等人心中,生产食盐首先要找到盐井,随后再打井抽卤水,随后再蒸煮。那里会想到从海水里就能提炼出食盐。

“克明,你应该清楚在宝岛上咱们还有二个大型盐厂,现中原一带的食盐市场,生产出来的食起因在部分都销售到中原一带,整个中原食盐市场占据了三成以上。”

姜松在宝岛上兴建的盐厂,其产品绝大部分都被商人从宝岛走私到中原销售。从而让朝廷生产经营的盐厂市场份额逐渐下降,效率越来越差。谁让从宝岛走私到中原的食盐价格只有朝廷生产的二成不到呢?商家见有暴利,当然愿意冒风险从宝岛上走私食盐到中原销售。再说了,姜松手下的海关巡逻队只要没有偷税,只要是从宝岛上出来的产品根本不会理会什么走私。

“老大,我是听说过,只是没有见过这种生产方式和过程。”

裴世矩摇头苦笑道:“克明,老大的这种上食盐生产方式,其实和古籍上所记载的有点相似。沿海一带的百姓,就是用自家的锅煮海水,从而得到食盐。只是那种生产方式太原始,不适宜大规模生产,毕竟海水含盐成分太少。”

呵呵呵!

“老裴说的对,其实这和百姓用锅煮海水得盐是一个道理,没有什么稀奇的。只是采取日照方式后,生产成本下降,能大规模生产。”

韦福嗣迷惑不解的道:“老大,你怎么知道冰里不含盐份呢?”

姜松有点傻眼,真不好回答韦福嗣的问题,总不能说这是科普常识,只要是后世人小学生都知道吧!

姜松愣了片刻后呵一笑道:“老韦,这事说来凑巧,小时候一次意外中,让盐碗里的水结了冰,这才发现冰是不含盐的。”

姜松的解释很勉强,世上那有这么多的凑巧的事。不过也找不到什么可行的说法,只能是相信姜松的忽悠,再说了,姜松是头,总得给点面子。既然姜松不愿意多谈。作为姜松的麾下,能追根询问吗?

杜如晦兴奋一阵后道:“老大,食盐的销售我找了几家大的商家,都是专门从事草原贸易的。只要这些人销售后,不用多少天草原上的人估计也会得到消息,到时候咱们销售根本不用担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