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11(2 / 2)

加入书签

伏允可汗没有亲身见识过姜松大军的厉害,不过有好多被姜松大军击败的吐谷浑首领逃回来后都是这样的看法。这才是伏允派使臣向隋朝皇帝求和的原因。否则伏允也不会求和,一定会决战。

第433章 集团的核心(2)

伏允可汗大大喝了口酒道:“大家看有什么办法能化解此次危机,只要咱们吐谷浑渡过此难,总有一天咱们吐谷浑人会向中原人讨回来的。”

伏允根本不知道失败的原因,此时的吐谷浑人学习中原民族的生活方式,却无法学习到中原人的文化精髓,只能说是学了个四不象。半游半定居,结果就是让吐谷浑人散失了草原民族的优势。

草原民族的优势本来是依靠铁骑生存,从小生活在马背上,不论是骑术、骑射都是中原人很难相比的。而半游半居后,这一优势大大下降。而中原人的技术却是吐谷浑人很难学习到的。没有了骑射上的优势,在先进的武器装备,战术上更是根本不能和中原对抗,吐谷浑人怎么可能还能对抗中原大军。

通过一翻研究,吐谷浑人决定派出信使和姜松接触,希望能和姜松达成某和协议,目的就是争取一定时间发展。这也是吐谷浑人唯一的出路,毕竟见识过姜松大军的强悍,吐谷浑人真的不愿望此时和姜松大军进行决战。

姜松、李靖二路大军拿下曼头、赤水、西平后没有大的行动,只是派出数只铁骑对吐谷浑的地盘进行吞噬,不断压缩吐谷浑的地盘及生活空间,等候时机对吐谷浑最后一击,彻底解决吐谷浑的问题。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打下的地盘需要治理,需要对这些地盘进行勘探,对占领区的人进行安置。如果换是其他将军带兵征伐的话,估计早就对伏俟城进行攻击了。谁会理会治理问题、安置问题。

姜松也有难处,战争是需要大把钱财的。没有朝廷的的支持,姜松大军依靠提以战养战。仅仅靠缴获物资肯定是无法满足要求,必须对打下的地盘进行勘探、拍卖获取大量的资金。还必须让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