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92(1 / 2)
。”
“玄成,海关总署现有多少人?”
“不包含巡逻队外,到目前为止共有一百五十多人,基本能完成各方面的业务。随后如果业务量增大的话,我们再考虑增加点人手。”
“玄成,这些事你们处理,只是要注意加内部监督,不能让海关总署的员工和海商勾结,那样不仅仅是损失税收,关键是影响极坏。对于这样的败类发现一个处理一个,绝不能手软。”
“老大,知道了。”
其实姜权是多此一举,魏征是名非常正直的人,对于**现象绝对会第一时间处理。正是如此姜松觉得海关总署交给魏征打理放心,毕竟海关总署确实是个权利部门,更是肥差,一般的人还真抵挡不住金钱的诱惑。
“执礼,你说一下域外总督署的情况。”
“老大,域外总督署筹建半年来,招收了差不多二十多人员工,四周属国的通译也都配备齐全。这半年来主要是负责把东突厥方面的后续事宜执行完,最近听说新罗、百济派了使臣到洛阳,不过皇帝还没有让使臣朝觐,我们已经做好了相关的准备,只要那些使臣来洽谈的话,会按照你的意思商谈。”
“执礼,各赂国的情况不一样,在制定上贡的数额时要根本具体情况而定,不要搞一刀切,要根据各属国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上贡数量,象百济、新罗这样的属国,每年能有个十多二十万贯就差不多了。至于东突厥和小岛,继续按条约执行。小岛随我让罗士信带巡逻队到小岛上讨要,东突厥就找长期驻扎在洛阳的使臣。如果突厥人想要采购物资的话,只要记住一点,很很的宰。当然,一些敏感性的物资还是不能大批量的供给,只能少部分,还必须得到皇帝的同意。其他没有签订条约的属国,只要到洛阳后,都要签订相应的条约,那样随后的工作好做。”
“老大,商变条约没有问题,关键是皇帝同意这事有点麻烦,你不在洛阳,我们见不到皇帝。这些条约基本都需要皇帝同意才能签订。”
姜松想了想道:“执礼,这事到时候你们把相关事宜写成奏折,随后交给黄总管,让黄总管负责交给皇帝。如果不行的话,把条约派人送给我,我再给皇帝上奏。”
“知道了。”
“执礼,西域总督署的人员,和属国使臣商变时一定要脸皮厚,该争取的利益一定要尽力争取,千万别不好意思。特别是别把争取利益觉得是丢脸,这不是丢脸面的问题,是实实在在的利益问题。只有放下面子才能争到更大的利益,这一点一定要域外总督署的员工心里明白。告诉大家,面子不值钱,利益才重要。”
魏征、杜淹摇头苦笑,他们都清楚姜松的行事作风,只要有利益根本不地理会什么面子问题。开始时跟随姜松的人都接受不了这样的观点,后来在姜松的同化、影响下慢慢的都接受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