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68(1 / 2)

加入书签

头疼的,原先以为能从左右卫中挑选出五千名骑兵出来,现在无指望了,只能靠自己训练。在大草原上作战,骑兵是关键的兵种,只有骑兵对能抵抗草原铁骑,靠步兵抵抗代价太高,不划算,不是姜松所想要的。

李靖摇头苦笑道:“永年,身体素质、弓箭水平、骑术三项皆达到标准的太少,估计咱们能招到一千名都是非常幸运了。”

罗士信反对道,“药师兄,这不一定,此时已经深冬了,边境地区肯定又会遭到草原铁骑的骚扰和掠夺。正常情况下,这个时期边境地区的百姓会向内地逃荒。如果咱们到边境地区征招士兵的话,不仅能征到身体素质好的,还能招到会骑马、会射箭的人,毕竟边境地区的百姓很多都会骑马,也会射箭,只是水平的高低不同而已。”

姜松听后有点迷惑不解,实施《杀胡令》后边境地区受到草原民族骚扰的情况大大下降了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士信,《杀胡令》还在实行吗?”

“松哥,你们离开中原时间太长了,情况不清楚,《杀胡令》已经在去年就取消了,听说是东突厥的启民可汗派人来和朝廷勾通,朝中很多官员反对继续实行《杀胡令》,说什么太不仁义,是无耻的行为。”

靠!

“怎么会这样!”

“松哥,你也别激动,这事是有原因的,朝廷为了消灭契丹人,答应取消《杀胡令》的前提条件是东突厥的启民可汗派铁骑进攻契丹。这是以胡制胡的策略确实取到了作用,契丹人真的被启民可汗消灭了。”

姜松听后叹了口气,摇头苦笑道:“士信,契丹消灭了,意味着东突厥启民可汗的实力又增强了,契丹俘虏不都成了启民可汗的手下的吗?契丹的存在原本是可以牵制一下东突厥启民可汗,现契丹灭亡了,东突厥再没有后顾之忧。结果就是东突厥今后能专心对付、骚扰隋朝边境地区,这是得不偿失之策。”

房玄龄淡淡的道:“永年,别生气,朝廷中就是有这么一波人,行事没有大局观,考虑多的是自己的利益好处,没有人真正为中原的百姓着想,这数千年都如此,你再急也没用,事情都过了,已经成事实,无法挽救。咱们还是继续研究征兵事宜,别生闷气了。”

姜松想了想道:“宏基带上二名护卫到晋阳一带征兵,晋阳城中留下征兵人,最好深入到马邑一带,那里应该会有不少被突厥铁骑骚扰离家的百姓;士信带二名护卫到燕赵之地征兵;义贞也带二名护卫到山东一带征兵;药师兄到西凉一带征兵,也带着护卫上路。征兵时一定要注重考核身体素质,这一点不能降低标准。如果大家能在年前赶回来最好,最迟不得超过正月十五必须赶回大兴城,咱们新兵的训练基地就安排在那里。”

“老大,我们几人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