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93(2 / 2)

加入书签

魏征想了想道:“永年,现在皇帝是什么态度呢?”

还未等姜松回话,杜如晦呵呵一笑道:“玄成,皇帝还会有什么态度,不就是让老大安心,好好办差,大臣的奏折会压下。”

姜松微微一笑,牛人就是不一样,连皇帝老儿的话都猜得八、九不离十。牛人就是不同,能力不容质疑,盛名之下那有懦夫。

“克明说的不错,皇帝就是叫我宽心,不要受到影响,好好做事,有什么事皇帝会做主。当然,这话只能忽悠一下小孩还行,皇帝的话是算不得数的。如果全信皇帝的话,那真不知脑袋什么时候搬家都不清楚。”

杜如晦、魏征二人点点头,二人的智慧都是当世最顶级的高人、满腹经纶,诸子百家的学说都有较深的研究。对历朝历代的发展史更是了如指掌,怎么可能不清楚那是皇帝的忽悠之言。

魏征苦笑:“老大,群臣估计是瞄着咱们手上这九十万贯钱,毕竟这部分钱是有自主开支权。这笔钱是一个巨大的诱惑,他们那晓得这笔钱有很多用处,能够用都不错了。”

“玄成,你说的只是一部分原因,这笔钱确实有吸引力,但还不足以让群臣都向皇帝上奏重新任命海关总署的负责人。特别是一些清高的儒士不一定就会看重这笔钱,关键还是海关总署这个位子有吸引力。当然,也有一部分人是想把咱们老大拉下来,不能让咱们老大把着重要的位置,才几个月时间就是正四品官位,眼红的人太多。”

“克明、玄成,你们说的都不错。我在朝廷上没有任何后台、背景,也没有参与任何一个派系,只对皇帝负责。在我的心中不论谁当皇帝,只要皇帝信任就帮皇帝好好办差事,不愿意陷入派系之间的争执,那样感觉活得太累。这样一来,各个派系的朝臣对我都不感冒,一旦有好处时都会向我发难。一旦群臣压力过大,皇帝随时会把我给开了,这一点是肯定的。”

姜松其实在心中也想过走太子杨广那条线,历史发展的趋势也确实是杨广最后上位。只是姜松觉得此时就加入太子杨广的派系,一是不会受到重视,毕竟姜松官小言微,没有任何的背景和后台,起不了多少作用。另外就是担心现在的皇帝老儿多疑,这样一来反而不好。

“老大,你也不用太担心,皇帝此地暂时不会动你,一旦动你就会带来诸多的麻烦,毕竟现在的海关总署这事只有你最熟悉,换个人来不一定能搞明白,特别是牵涉到钱的事。皇帝肯定会慎重考虑。”

杜如晦的看法和姜松的估计一样,此时动姜松的话,带来的麻烦事很多。特别是远洋贸易这一块刚刚准备起航,出使西洋诸国的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