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75(2 / 2)

加入书签

姜松侧身一让,没有接受刘宏基的大礼,这丫的可是以后唐初开国功臣,敢接受如此重礼吗?

“刘公子,你这就见外了,把小弟不当朋友看。咱们相识的时候怎样,现在还是怎样,咱们之间的情分难道分别几个月后就生疏了?”

刘宏基听后微微一愣!片刻后哈哈大笑。

刘宏基听了姜松的话,心里是暖洋洋。姜松身份变化并未影响二人间的关系,还是原来那样的好客、尊重,没有一丝丝拿官架子的味道,让刘宏基从心底里感觉姜松这样的人真的值得深交,是可交心的知己。

“永年,为兄话说错了,认罚!认罚!”

认屁的罚,不就是灌酒呗!你丫的一喝酒就止不住,海吃海喝,十足的牛饮,不把老子的好酒喝个见底不会停杯。

“晓雅,给刘公子倒杯好茶,刘公子是哥的老朋友了。”

姜松瞟了眼坐在对面的刘宏基,心里明白这小子绝对不会大老远从长安跑到洛阳来叙旧,再说二人的关系也还不到这种程度。二人也就算是认识,在一起喝过次酒,切磋过一下武艺,其他并未有什么过深的交情。这种关系打死姜松都不会相信会是专门来叙旧,只是不清楚这小子来此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苏晓雅把茶杯端上来,微笑道:“刘公子,请喝茶!”

“谢谢!”

“刘公子,小弟还以为朝廷《杀胡令》公告后,老兄说不定和朋友一起跑到北方草原上猎杀突厥人了呢?”

象刘宏基这样好武的人,整天和武林人士打成一片,一身热血激情昂扬,听到《杀胡令》那样的告示一般来说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潜入突厥人的部落里去猎杀。这一方面是锻炼自己的实战能力,更重要的是武林人士都有一腔热血,都有爱国的举动,很容易受到影响、误导,凭的是一时豪迈之气。

“永年老弟,说起此事就郁闷,原本是和几个朋友商量好了,准备响应朝廷的号召,到北方草原上去猎杀突厥人。最后老爷子强烈反对,说是敢去的话就断绝父子关系,没有办法只好作罢。”

就说了,有这样的热闹你小子会不去凑,说出来都无人相信,原来是老爷子不同意。不过好象刘宏基的老爷子不在当地做官,应该是在外地,具体的情况姜松不清楚,只知道这小子最后是把家产全部败光,还做过一段时间的响马,直到唐国公李渊造反时才出仕,到了唐国公手下当了名小兵蛋子。

“刘公子,那现在做些什么?还是继续过你那神仙般逍遥快乐无比的日子?小弟真的羡慕你,那生活过的真的叫个爽!”

“永年老弟,为兄也是有苦说不出来,现在老爷子盯的紧,让为兄负责把家族的生意打理起来。这你也清楚,为兄那里知道什么经营生意,除了好舞枪弄棒外,还真没有什么兴趣。前段时间听说老弟回到了家中,就前去产拜访,谁知去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