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92(2 / 2)
与其追寻没有根基的显赫,不如低下头去默默发展。
阿生鼓掌而笑:“看得真长远啊。又冷静又克制,是襄平学堂的学风没错了。”
此时襄平的大家族田氏和公孙氏的族长也陪坐在下首,阿生于是让小婢女给他们两个奉茶以示嘉奖。“都说襄平学堂长于武备,疏于育人,我看不然,眼下不就是现成的成才的例子吗?公等驻守北疆,推行教化,功不可没啊。”
一番话将襄平大族、襄平学堂和苏古川都夸了进去,方才僵硬的气氛立马就活跃了起来。就连因为侄女死于赤山事变而与乌延结下深仇的田氏家主,看苏古川的目光都缓和了两分,不再那么剑拔弩张了。
辽东势力认可,苏古川得以正式向阿生宣誓效忠:
“乌桓人苏古川,率领部族两百一十一人,向草原的察额、辽东的主人发誓:从此以后,在我等乌桓名之前,将先冠上辽东的名字。我们自愿遵从您的律法,为您放牧羊群,替您策马出战,向您献上毛皮、奶酪和战利品。如有背叛或隐瞒,生为瘟疫折磨,死受鬼神奴役,永世不得安宁。”
这段誓言朴实得没有任何难翻译的词汇,各族语言都能够表达,后来成了新归附部落的宣誓模版。这就是后话了。
苏古川与鲜卑一个中型部落的首领轲比能结下了仇怨,后来在平定鲜卑叛乱的战役中手刃了仇敌,这也是后话了。
眼下,苏古川只是聚集在赤山的无数小部落首领中的一个,或许因为他叛出乌桓的行为引发一些讨论,但无论如何比不上吕布到来这样的大事件来得轰动。
吕布不仅仅是自己来了,还带着抚顺城的煤铁、吉林郡的粮食、南方的棉花和原高句丽地区的两万预备役。运送物资的牛车连绵不绝,步甲兵的装束整齐划一,给捉襟见肘的赤山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而队伍的最后,是一辆用红漆黑纹装点,挂着“曹”字旗的马车。曹佩左手牵大女儿,右手抱小女儿,她迎着朔风站在车轮旁,脸上露出大大的笑容。
“二兄,这个是阿治。”曹佩将怀里的大胖丫头递过来。小丫头“嗷嗷”两声,朝阿生挥了挥拳头。明明才八个月,看着有别人家两岁的娃娃那么大。
阿生抓住吕治的胖胳膊摸脉搏,结果却是健康得很,没有肥胖症常见的沉脉,也不是儿童高血压的弦脉。阿生这才放心了,给小胖妞包了块翡翠当见面礼。
曹佩的大女儿吕鹏一直在大连养病,因此是阿生熟悉的。刚满三周岁的小女孩漂亮得像个江南娃娃,肤色是不健康的透白,站在母亲身边腼腆又安静。既不像她霸气的老爹,也不像她霸气的名字。
阿生也摸了吕鹏的脉,然后心疼地抱起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