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57(2 / 2)

加入书签

  诸葛亮哆嗦了一下,然后脸上露出嫌弃的表情。“糜子方为什么要将话说得这般诡异?”

  糜芳委屈:“可不是诡异,高家一家子上下百口,一夜之间睡死过去,一丝伤痕也无,连狗带鸡,甚至连高夫人养的两只鸟都没有幸免。高家的船只,大大小小四十艘,也一夜之间沉入海底。而守城的将士、城中的百姓竟然没有一人发觉,这难道是人力所能做到的?”

  “怎么就不是人力可以做到的?”诸葛亮不服,“不就是高家与‘红寇’一山不容二虎,相互争斗,高家落败了吗?至于被你们传成鬼魅之事吗?”

  “‘红寇’来无影去无踪,强势不可抵挡。当时的朐县各家约定,出海避开四月和十一月,如此过了几年,竟然没有一次被红寇所劫掠的。所以才有‘红船过境’的说法。”

  诸葛亮托住下巴:“着实奇怪,他们不像是为了求财而来的——那既然你们都已经找到应对的办法了。高家又是怎么与‘红寇’结仇的呢?”

  “这恐怕就和朱翁,以及那位阿妤有关了。”阿生突然说。

  糜竺、糜芳悚然而惊,他们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地望向阿生,却见她抬手向前,在她手指的方向的雾气中,一团摇摇晃晃的橘黄色灯火在不断跳动,仿佛这片白雾牢笼里唯一的生路。

  糜竺深吸一口气,大步上前:“朱翁,还请等我们一等。”

  对面没有回应。

  他匆匆往前十好几步,又喊了两遍:“朱翁,请留步!请留步!”

  终于,灯火的方向传来朱翁沙哑的声音:“糜家主,您不该来的。海上危险。”

  糜竺的身影已经消失在雾气背后,他和朱翁的交谈声透过浓雾隐约传来,似乎是在交涉什么。

  “曹子。”诸葛亮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拉住了阿生的衣袖,“我方才想明白了。朐县的百姓畏惧‘红寇’灭杀高家的鬼蜮手段,才将‘红寇’改称为‘鬼船’。且在鬼船过境的时候,紧闭房门,在门外放置祭品。既然祭品中有女人用的红色桃木簪子,那就说明当年高家之事与一个女人有关。再联系朱翁的异常举动来看,这个女人就是阿妤。”

  “我们不过是猜测罢了。”阿生说,“还要听听糜家主和朱翁如何说法。”<br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