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56(2 / 2)

加入书签

  一开始听说汉帝住在这里的时候,每天都有人跑刘协所在的破院里来“窥视帝踪”。恭敬一些的,在院外叩首;大胆一些的,就直接往院子里张望,看看小皇帝穿什么衣服做什么事,回头好跟人吹嘘。

  但等到刘协在荥阳住满了一个月,事态就急转直下。谁家能忍受一个乞丐天天要饭,连要一个月啊?本来今年就大旱,自家都靠往年的存粮活着。即便这个乞丐顶着个“皇帝”的名头,那也不管用!

  索取粮食要的急了,就有农家的小孩来刘协门口吐唾沫。“呸,你还皇帝呢?百姓流离失所的时候不见你,只有抢吃的抢得欢快。”

  惹得刘协又是一阵哭。

  损兵折将,连强征粮食都做不到。当皇帝当到这种地步,真是太失败了。

  九月过一半了。蜀中的刘焉回信说,他那里蜀道艰难,迎接汉帝的队伍要明年开春才能到达。

  “借口!胡言乱语!”杨彪说。

  荆州的刘表,说等他和荆州世家商量好,就来接。兖州的曹操,说等他筹措点粮食,就来接。但说到底,就是眼下还不行,也没个具体的期限。

  上到三公九卿,下到奴仆小兵,都如丧考妣。被平民百姓瞧不起的日子,还得继续过下去。渐渐的,连乞丐都不怕“皇帝的小院”了。流民嘻嘻哈哈在院子外游荡,唱黄巾时代流传下来的有关汉朝将亡的童谣,即便是杨彪也不能禁止。

  这一日,刘协正在吃饭,就看见篱笆外面露出一大一小两张脏兮兮的脸,四道目光巴巴地盯着他碗里的豆子。

  刘协心中一紧,连忙喊来左右戒备。

  “朕是至尊,”小皇帝躲在手提木棍的宦官身后,“你们走,不要做出更不敬的事情,朕不追究。”

  年长的乞丐抱着怀中的乞儿,不闪不避。“贵人,我与这孩子已经饿了三天了。大人尚且顶得住,孩子可受不了。贵人心善,就施舍我们点吃的吧。”

  他言辞恳切。刘协心中不忍,找了个破碗,倒了半碗黍米粥进去。

  “陛下。”左右宦官连忙劝阻,“不可。”

  刘协摇摇头:“去。左右我今日胃口不好。”

  这才有小黄门闷闷不乐地将粥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