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7(2 / 2)
这些人虽然不一定如秦六、廿七那样在她心中占据一个清晰的印象,但一个制度运转起来,脱离某个人、某几个人的天赋,才是政治稳定的象征。
她不会留在青州,甚至不会长时间停留在一个地方。就放手让孩子们去做吧,去平原郡、去北海国、去济北、去乐安。他们将从相对民主的南岛上来,直面璀璨而残酷的儒家人情社会,用鲜血和生命去碰撞,去冲击,去同化,去被同化,最终找到一个平衡点。
在最后最后的终点,她祈求能够保留下一些她所希望的东西。
比如“依法治国”。
比如“知识改变命运”。
比如“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或者,最基本最基本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
作者有话要说: 注【1】:董卓称秦王,因为董卓所在的长安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土地,合理推测董卓若是称王,应该称秦王。就跟曹操在魏国的故地上建都称魏王是同一个道理。顺便一说,孙权所在地是春秋时期吴国故地(就是卧薪尝胆那个故事中的吴国,吴国是春秋五霸之一);刘备所在的四川上古就有“古蜀国”。古蜀国是一个非炎黄子孙构建的古代奴隶制社会,经历过好几次政权更迭,李白《蜀道难》中所说的“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蚕丛、鱼凫都是古蜀王朝的名字。古蜀分裂,一支依附周朝,周朝式微后连同巴国被秦国吞并,设立郡县。所以通常为了区分三国魏、蜀、吴与先秦时期的魏蜀吴,我们叫曹魏、蜀汉和孙吴。
第126章 南乡子
扬州九江郡,与豫州汝南郡只隔一道淮河。前者是“仲氏帝”袁术的新都,后者是袁氏的老家。说到这里袁术肯定是得意的,大部分袁氏族人是支持他袁术的,连同汝南老家都归属于他。
至于他那个“假嫡子”哥哥袁绍,反而不得不北上冀州打新地盘。交友广泛有什么用?这世道说到底还是看出身的。
听说刘虞在登基的仪式上一头撞死了,袁术更加得意,直接在朝堂上拍几案大笑起来,冕前头的旒珠噼里啪啦乱晃。“喜事!这是大喜事!让他装,个装模作样的胆小鬼!哈哈哈哈哈哈……”
虽然底下的坐着的臣子多有不支持袁术称帝的,但冀州自顾不暇无心来攻,到底是一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