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28(1 / 2)

加入书签

少得可怜的行李,如牲畜般踽踽前行。但凡是适龄的女性都披头散发遮住容颜,但凡是稍微值钱些的物件都只敢缝在衣服中。

  废墟百里,最后完好的建筑是辉煌的宫殿和南郊的宗庙。而等到小皇帝抵达长安后,这些仅存的、曾经被历代汉帝投入巨资的华美建筑,也将被彻底焚毁。

  谏阻,已经做了。求情,也已经做了。没用,董卓去意已决。

  荀爽还没有为了董卓死谏当场的觉悟,所以他只能下马步行。和百姓们一道受苦,好歹让他好受一些。拖着逐渐腐朽的身躯,荀爽和同僚们互相搀扶,一边擦眼泪一边往邙山方向走。

  秋风吹过还是青色的山林,然而汉臣心中已经是一片荒芜。二十米高的坟冢郁郁葱葱,仿佛邙山的一部分,又仿佛枕靠大片寝宫建筑的巨人,俯视着从城中浩荡而来的人类。

  长达一个时辰的跋涉已经耗尽了荀爽的体力,他的鞋袜被露水打湿,脚步也越发沉重,即便是手中握着树枝作拐杖,也还是渐渐落在了队伍后头。

  “慈明公,歇一歇罢。”同行的蔡邕倒是健朗,搀扶着荀爽坐到路边石马的基座上。他们两个都身穿官服,所以也没有士兵来抽鞭子,冷漠地瞥一眼就过去了。

  荀爽擦擦额头上的汗,手指在粗糙的树枝上来回摩挲:“董卓暴虐,未必会完成礼仪。若我们歇得久了,只怕祭礼就结束了。”

  蔡邕不相信:“慈明公好歹是三公之一。三公不齐,要怎么开始祭礼呢?”

  “他连雒阳城都敢焚毁,又怎么会在意小小的祭礼。”荀爽用神奇地目光打量着这位同僚,压低了声音,“你不会真相信董卓还可以挽救吧?”

  蔡邕“呐呐”地别开脸。

  就在这时,前方的陵园中传来骚动,甚至有哭声由远而近朝这边来。“怎么回事?”两位大儒连忙拄着拐杖站起来,就看见董卓载着哭泣的小皇帝,大笑着呼啸而过。

  “见也见了,哭也哭了,那我们走吧!”车速飞快,直到没影了,才有跌跌撞撞的大臣宫女们哭天抢地地追着跑上来。因为队伍中途折返,顿时陵园道路拥挤不堪。

  “怎么回事?”蔡邕拉住一个乱跑的小宫女。

  小宫女脸颊上有道浅疤,此时哭丧着脸回答:“董……董相国早就让人挖开了帝陵,如今连先帝的棺椁都不见了……呜呜呜……大汉该怎么办呀?”

  蔡邕一脸被刷新了三观的呆滞表情,慢慢松开了小宫女的衣肘,任凭她消失被人流裹挟而去。“慈……慈明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