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6(1 / 2)
明白了,皇甫嵩杀黄巾的时候不留情,但放在同一个阶层中,绝对是个老好人,忠、仁、义,道德楷模了。但他心里却总是不得劲。
曹操讨厌流血政变,这会让他想起很多年前失去祖父的那个冬天。记忆已经模糊,只有愤怒和恐惧还挥之不去。
光熹元年四月,耗尽粮草的大军带着张角的尸体返回雒阳,皇甫嵩部因为功勋卓绝,从上到下都升官进爵。卢植旧部就悲惨不少,不过是逃脱了牢狱之灾罢了。
因为黄巾起义杀了不少地方官,董卓就将平乱大军的各级将领分到各地去补太守、县令的空缺,同时令他们自行平乱。
曹操本来是想要回幽州去的,但不知怎么的没被应许,他被派到青州平原郡当太守。平原郡作为此时的大河【1】出海口,土地肥沃水网密布,是人口几十万的富庶之地,也是青州黄巾重灾区。
更让人意外的是,同样想回幽州的公孙度被派到了北海国当国相【2】,左边和曹操的平原郡相对,右边和阿生的东莱郡做了邻居。
作者有话要说: 注【1】:此时的黄河还不叫黄河,叫大河。黄河上游水土流失之前,黄河下游的地理环境可以参考如今的长江三角洲。
注【2】:东汉,国和郡同级,类似于省和自治区的平级关系。太守和国相都是两千石地方官,掌一地军政大权。不过国相头上还有一个拿税收的诸侯王,如果封王勾结豪强,国相可能会被架空。
第110章 东行客
按照这个时代的常理来讲,宦官覆灭、党锢解除、黄巾败散、京城又有重军守护,天下该重新安定下来才是。但初平元年的雒阳城却彷如边关一般萧瑟。
没错,初平元年。朝廷又改元了。一年之内多次改元,既代表着皇位更迭,也让国家上下人心浮动。
青年曹操穿着深红色的官服,匆匆行走在永和里的道路上,仿佛要将西凉兵放肆的笑声甩在身后。董卓手下的兵大都沾有羌人的恶习,抢劫平民、奸淫妇女,眼下他们还不敢往权贵聚集的永和里来,但横行外城动辄杀人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
想到前些日子关门谢客的雒阳妇医堂,曹操就心中发紧。好几个在妇医堂帮工的女孩子被军队掠走,曹操跑西凉军营要人,只要回来了几具衣衫凌乱的尸体。他都不知道该怎么跟阿生交代。
无论外面是怎样的万马齐喑,曹宅依旧迎来了生机勃勃的晚春。曹操一跨进门,就闻到了扑鼻的芳香。人造的小溪潺潺流动,溪水旁边开着大团大团的牡丹花。桃花已谢,桃枝上开始结出小小的青果。
阳光耀眼,光线里站着一身青衣不沾粉黛的卞氏,与十步开外穿金红色绸缎的曹德形成鲜明对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