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4(1 / 2)

加入书签

完全叫不出来历了。都是父亲的新欢出的,有些还是生在雒阳,只能靠内宅百事通的洛迟在后面小声介绍宅斗新形势。

  阿生的座位就在成姬的下首,于是洛迟的说话声成姬也能听见。这就是故意的,给表姐卖个好,省的她刚进门被人坑。洛迟妙语连珠,听得成姬红唇微翘。

  本来阿生以为,过了认亲大会,今天的流程就该结束了。不料,后面还有个大惊喜。一个满头银发的老婆婆拉开门,在廊下叩首。“老夫人说,请丁氏过去说话。”

  曹操腾地一下就跳了起来。

  双胞胎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眼中看到了喜悦。

  “老夫人没有说请大郎和二郎。”

  哦……这可真是亲祖母。

  难兄难弟巴巴地把成姬姐姐送进梅园,然后立在门口往里看。又是一年梅花开得最好的季节,白的、黄的,还有红色的新品种,仿佛一院子浓烈的云彩,几十年都是这么美。

  “如果祖父和母亲还在,看见阿兄成亲,一定高兴。”

  “逝者已矣。现在说这个还有什么意思?”曹操低头踩了一脚泥巴,“他们若是还在,看见阿生形单影只,一定也难过。”

  阿生眉眼弯弯,对着逐渐暖和起来的冬阳笑道:“嫁人有什么好的。跟一群女人抢同一个男人,还不得不养一群不是自己生的孩子,想想就觉得掉价。”

  “阿生……”

  “阿兄对阿嫂好一些吧,别让她堵心。”

  开春了,开春是各奔东西的季节。

  大约是也觉得曹家老宅住得憋闷,曹嵩胡氏带着曹操丁氏这对小夫妻回了雒阳。另一方面则是命人在谯县建新坞堡。

  阿生也不多停留,等到秦六将豫州的人员排查好,就带着已经成建制的医疗队北上兖州。队伍中还带着十多个幼儿,年龄从三岁到六岁不等,阿生准备顺道送他们去青州刘公岛港口。

  这几年结构调整,青州东莱已经成为大陆上最大的据点。

  吏治越来越败坏,阿生不想将孤儿们留在灾荒频发的中原,能南迁的尽量南迁,不能南迁的就住东莱,好歹海上能够运来足够的粮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