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0(2 / 2)

加入书签

  荀攸叹气,刚刚那句“以暴制暴,可乎”太过振聋发聩,后面补上的这句再平和都显得有些敷衍。

  相比较起来接受良好的是荀彧。他一边对着自己盘子里的豆腐流口水,一边还要问阿生:“但是如今吏治败坏,宦官为非作歹。贤明的人要对抗他们,该怎么做呢?”

  “我若是知道,我就能当三公了。”阿生敷衍小朋友,低下头去吃饭。大灾后的每一颗粮食,她都吃得很珍惜。

  小荀彧不死心,等到吃完饭了还来继续纠缠她:“阿生看得跟我们都不一样,自然也该有不一样的解决之道。你不要因为我年纪小而敷衍我。”

  解决之道当然是新制度啊。宫廷制度、法律制度、土地制度、教育制度和官员选拔制度都要推倒重来。而在此之前,上层建筑的革新需要底层生产力的支持。阿生抱着一个花盆喊送客:“朝廷争斗的事情我一点都不懂,我只会种花做饭。”

  小荀彧泫然欲泣:“阿生敷衍我,连一个花盆都比我重要。”

  阿生抬眼望天:“不光比阿彧重要,对于我来说,这个花盆比整个党锢之祸都要重要。”

  “看上去就是很普通小芽,长着两片绿叶,也没有花。这个是什么?”

  “这个叫番……花。”阿生含糊了一句,“我等了足足三年才等到了一块番花的根。”坑爹的空间,这么一点块根,光是培育足够用来大面积种植的幼苗就得花上几年吧。

  明年她将亲自南行,将这点宝贵的幼苗送到南岛上。一直到董卓之乱之前,她都不打算让这个东西外流。虽然阿生对于黄巾起义仅仅只是记得一个名字而已,但她清楚地知道:番薯,原理上是可以给东汉王朝续命的东西。百姓一旦吃饱了,就不会起来造反,但反过来会让腐朽的制度在她有生之年一直延续下去。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阿生不光不能让东汉的寿命延续,还要促使它的崩溃。

  要怎么做呢?

  做坏事什么的明显不是她的长处,因此她从出生开始思考了十多年都没能拿定主意。就在这个时候,一个震荡全国的消息从雒阳传来。

  皇帝刘志驾崩,享年三十六岁。

  谥号桓。

  虽然他在位的最后一年因为发动党锢之祸被世家黑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