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9(2 / 2)

加入书签

  “也不是我的志向,我是为了……”

  “阿生是为了荀氏的藏书,我是知道的。但整理经典,集合百家之长,成为一代大儒,阿生来做就可以了。阿生为了自己的目标说服父亲来到颍川,思路清晰,行动果决,是我需要学习的。我也有我自己的目标,我想去的地方。”

  “阿兄……”阿生的眼眶红了,她第一次看到这么坚定的曹操,坚定得让她劝不动。

  曹操的目光望着远方的天际。“昨日我收到然明公的回信,他如今在武威担任太守,还算清闲,说愿意以《尚书》和《史记》教我。张家也是世家,我能够达到然明公那样的礼仪规范也就够用了。且武威地处边关,我要去那里练我的兵。”

  曹操的兵,就是那些平均年龄不满十五岁的小少年。

  阿生的眼泪滚了下来,按照这个时间算,只怕是他们还没有入学,曹操就给张奂去信了。“原来阿兄早就盘算好了,我一点都不知道。难道是伯祖父帮阿兄送的信?”

  曹操默认了:“你暂时不要告诉父亲。”

  “阿兄……阿兄保重。武威西北重镇,兵家要地,与羌人杂居,即便没有大战,也有小摩擦。阿兄毕竟年少,力气尚未长成,不要与人逞强斗狠,凡事请保全自己为上。”

  曹操用掌心帮妹妹擦掉眼泪:“我知道。我自从到了颍川,可有和人争斗过?”

  阿生回忆了一下,还真没有。他们在颍川受到了自出生以来最多的歧视,一向小霸王似的曹操却竟然全都忍了下来,连私下发火都没有,反而是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变得内敛起来。阿生忍不住又哭了:“是我疏忽,让阿兄受苦了。”

  “你说什么傻话,该是我照顾你的。现在要放你一个人在荀家,你不要在心里骂我失职。”

  “不骂你,你想多了。”怎么会骂你呢,你开始长大了呀。

  于此同时,在荀家族学的教室里,孩子们已经离开了,却有一名三十多岁的男子坐在曹操刚才的位置上,一边看残局一边掐算。

  突然,他睁开了眼睛。

  “六弟,如何?”荀靖出声问道。

  “此子胆大心细,气魄惊人,若遇乱世则将一飞冲天。”

  此言一出,旁边侍立的一名少年被吓了一跳:“六叔竟然给人如此高的评价吗?”

  被称作六叔的就是传说中的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