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7(1 / 2)

加入书签

。这话要是传到史管事耳朵里,我们是要进小黑屋的。你又不是不知道小郎君治下严谨。”

  “你怎么说话的?严吗?这世上还有比曹家更加宽仁的主家吗?!我活了大半辈子了,就没见过给贱民的娃娃天天吃鸡蛋的主家!自己守孝吃不上鸡蛋,却要供着你们吃!还教你们识字算术!你说说,你还要怎样?”

  阿绿被赵狗喷得面红耳赤,好在阿红将赶鸡的棍子塞她手里,催她去干活。阿红比较听话温顺,因而更讨赵狗喜欢。“阿红,来,薯蓣吃不吃?这是前两天大郎赏给我家狗娃的。狗娃孝顺,特意带了来给我吃。”

  阿红通红着脸:“赵翁,我还要干活呢。按照《新规》第十七条,干活期间不得玩忽职守、吃喝闲谈、赌博斗虫。”

  “行行行,你们规矩大。”赵狗讪讪地将山药放回饭篮子里,“那你记得晚上饭点的时候来取啊。”

  阿红声音细得跟蚊子一样:“多谢赵翁。”

  十多米开外的阿绿远远地喊道:“赵翁,你要找儿媳妇,也不看看赵小狗才几岁。等到他能成婚的年纪,阿红的孩子都可以满地跑了。”

  “我家狗娃怎么了?我家狗娃认识三百个字!还会背《诗》!”赵狗站在田埂上骂骂咧咧。

  阳光洒在田野,夏风中传来农作物的枝叶互相摩擦的声音,但转瞬又被鸡群的啼叫声所淹没。刘氏吹起清脆的短笛,召唤着领头的大公鸡和大白鹅朝着高粱地和果林的方向走,那里才是鸡群散养最主要的场所。

  过了果林,就能够看见被三米高的围墙围起来的曹家别院。这里已经到了散养区的尽头,一道细密牢固的篱笆将鸡群挡在了后面。篱笆不高,是拦不住人的,刘氏就收了短笛,带着阿红阿绿来到别院的后门。

  守门的是个护院。确认了她们三人的名牌,又让她们在通行记录册的黄色草纸上签了字,才放她们进去。

  进了门,就看到处处挂着白布,几乎一尘不染的院落中安静肃穆。她们熟门熟路地绕到厨房后面,找到一间经过改造的大仓房,先在水井旁边净手,才怀抱着期待的心情推帘进去。

  在踏入房门的瞬间,食物的香气扑面而来。

  食堂,就是这间仓房的新名字。

  以往奴仆们吃饭也是有三六九等的。贴身服侍主人用餐是绝对的肥差,毕竟,主人往往是吃不完所有的饭菜的,那些油水充足的残羹冷炙怎么办?自然就进了高级仆人的嘴巴。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执贱役的下等奴隶,勉强果腹而已。更有那些跟了失宠的女主人的,还要自己在院墙根下种野菜才能活命。围绕着吃这一项,大宅院里不知道发生过多少勾心斗角的故事。

  然而在东郊庄园,这项差异首先被抹平了。

  这里吃的是大锅菜。不管是小主人的乳母、贴身婢女、大管家,还是鸡场的、工坊的、育婴堂看门的,都吃一模一样的菜色。十四岁以下的儿童早饭多加一个鸡蛋,护院与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晚饭多加一大块酱肉。所有的食物都必须在食堂内吃完,不准带走。

  一切都公开透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