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1 / 2)

加入书签

就红了,含糊不清道:“东边……东边不是好地方,姑娘您可别去。”

  红灯区啊,晏骄秒懂。

  两人先去了书肆,晏骄要了些笔墨纸砚,想了下,又拿了本入门字帖。

  不管是日记还是案件记录,都少不了纸笔,再贵也得买。

  阿苗又惊又喜又赞叹,“晏姑娘,您念过书呀。”

  正埋头翻书的晏骄嗯了声,又苦笑着补充道:“可惜我家乡的许多文字与这边不大一样,用的笔也不同,得多花些时日适应了。”

  繁体毛笔字,真是要命。

  也不知要练到猴年马月去,她得先想办法弄点儿炭条应急。

  阿苗就笑,“常言道,一通百通,您是会的,再学旁的肯定也快。”

  “那就借你吉言,”晏骄笑笑,见她眼巴巴瞧着,略有些艳羡的样子,不由得心头一动,“你想学的话,咱们一同练字。”

  “真的吗?您愿意教我?”阿苗惊喜交加的喊道,不过马上又忐忑起来,摇摇头,“还是算了,我这样笨,学不会的。”

  晏骄道:“哪里有还没学就说学不会的?我倒觉得你伶俐得很。”

  阿苗长了这么大,还从未被人夸过伶俐,顿时觉得胸膛里充满了愉悦的气息,满满的,涨涨的,好像轻轻一戳就要爆开。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别的晏骄不知道,这价钱确实高。

  极其普通的文房四宝加一本字帖和《千字文》,就花了小半两银子,心疼的她都快哭了。

  反倒是后面去菜市场买菜,物价之低,超乎晏骄的想象。

  亲身经历过之后就会更深刻的认识到,绝大多数古装剧里边动辄几十甚至成百上千银子的交易纯粹扯淡。

  古时候开采能力低下,一个国家一年的白银开采量才多少?如今民间流通最多的还是铜板。

  晏骄一口气将做饭可能需要的油盐酱醋和材料都买齐全了,阿苗在后面疑惑的说:“姑娘,这些东西大厨房里都有。”

  晏骄正色道,“既然是我自己的主意,怎好蹭公家的东西。”

  以后她肯定也常做,所以不光这些,就算是用的柴火、煤炭之类,也要一点一点的跟厨娘交割清楚,不能让人家吃亏。

  阿苗乖巧点头,却还是笑,“姑娘想的也太细了些,就算用能用多少呢?”

  “话不好这么说,积少成多,”晏骄摇头,“对了,猪肉摊子在哪儿?”

  两人往猪肉铺子去的路上,意外看见有卖螃蟹的,晏骄一下子就拔不动腿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