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6(2 / 2)

加入书签

  听说,她姓杨,原是汉家女子。当年先帝为了推行满汉一体的政策,特选汉官之女以备六宫,杨氏与石氏等人一同入宫。

  可是说来奇怪,在那些汉官女子之中,最后唯有石氏获宠,不仅以汉人的身份封了皇妃得到了永寿宫主位,并且被准许在宫中冠服可用汉式,其母赵淑人每每入宫探视都可以乘肩舆入西华门至内右门下入宫,这样的恩遇不是寻常妃嫔可以得享的。

  而且东珠还记得在她曾经看过的那份顺治帝御制的董鄂后行状里写的:“永寿宫始有疾,后亦躬视扶持,三昼夜忘寝兴。”

  这里面说的永寿宫就是指恪妃石氏,她生病了,当年身为皇贵妃的董鄂氏乌云珠亲自在病床前照顾,连续三日夜废寝忘食。

  石氏凭什么得到帝后这样的特殊关照?

  让东珠更加想不明白的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杨氏,同为汉人也代表着满汉一体的精神,可在为先帝顺治爷生下皇女并顺利存活之后却一直没有得到晋升。

  为什么升了石氏?

  直觉告诉东珠,这里面一定大有文章。

  于是,她屏息宁神,继续偷听。

  “额娘今日是特意在此处等我吗?”翠格格的声音也是微微发颤,仿佛很是激动。

  “是。”杨氏声音更低,“额娘是听恪太妃说太皇太后要把公主指婚给鳌拜的侄子。额娘担心公主年纪小,不知道这里面的厉害。如今鳌拜一家虽然权倾朝野,但是却像极了当年的睿亲王,恐怕未必能永保富贵安乐。公主嫁过去,怕是……”

  “额娘!”翠格格及时打断杨氏,“额娘的担心女儿不是不明白。女儿虽然生性木讷,但是这点儿情形还是能看明白的。”

  “能不能请苏嬷嬷去求求太皇太后,这鳌家咱们实在高攀不上,咱们宁可嫁给寻常小吏或者普通人家,只求温饱安逸也就罢了。”杨氏又哽咽了。

  “恐怕此事已成定局。”翠格格的声音极为平静,“这里面的事情,连你我都能看得明白,那么苏嬷嬷、太皇太后又如何不清楚呢?既然有了这道旨意,就是避不开的,这就是我的命。女儿想明白了,这原本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事情。身为帝女,不管我和额娘是否得宠,当皇家需要咱们的时候,咱们是没得选的。不嫁讷尔杜,嫁到蒙古或是南边的藩王那还不是一样,不过是承西子之事。”

  “西子之事?”杨氏的声音不可抑制地颤抖着,“那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