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5(2 / 2)
是哪个大家公子、闺秀要来上香小住一段时间吧。
对面山上有几座香火很旺的佛寺,每日游人不断。她坐车来的时候,路边既能找到挑茶水零食的小贩,也能看到提着篮子上香、还愿的人。可见那边的灵验。关于这些庙还有一个很出名的特点,苏慕也是这几天听这里山庄的侍女说的:这座山上的佛寺有蛮族。传说是里面的大师专门北上不毛之地传播教义,竟吸引了一些心底人性尚存的蛮族皈依佛门——真是个让寺里的和尚种类多样化的好主意。在她现在这个位置向对面看,还能看到白色大理石的三重巍峨山门,以及一些杏黄的小点。
高处的空气很凉,只待了一会儿,苏慕转身,推门走进楼上的书房,清理新的来信——是的,最近一段时间她收到的信件几乎是过去的总和,除了几封由霜冷带回来的师父们的信,其他的笔友都是慕名而来的京城名媛,甚至还有几封署名为女子而口吻大异的,反正她一概当作女子回信就是。
苏慕挑着回信。
她早年特地取山溪水,混以木芙蓉的皮,芙蓉花的汁液制作了娇小的笺纸,深红色泽,艳丽夺目。回信时先熏透花香,提笔,字迹似星流电转,生动神凭。每封信只寥寥数字,片刻即毕。搁笔,洗去砚中余墨,将砚台放入水中水养。回身时,阳光透射进来,在脚下挖出一个不规则的黑洞。
一时竟有形影相吊的凄凉。
苏慕下意识又看看桌上的信件,这些代表了她与社会的联系,每天有人送新的来,这就不是王昭能管的住的了。虽然她的身份对于她天然是个桎梏,说一句要她来西山养伤,她也不能说什么。但王昭毕竟没有权力让她完全不与人交往,苏慕现在还没有犯错。等苏慕伤好了,即使自己回京,王昭也没理由阻拦。
所以王昭为什么要她现在来西山呢?
一时想不到。
苏慕想,她强我更强,后浪拍前浪。大家走着瞧就是了。
取了一管玉笛,令浅歌、霜冷各执琵琶、洞箫跟随,其余人提茶盘、茶碗、酒壶、果篮、小巧桌椅甚至鲜花跟随。出山庄时,隔壁像是又要迎接什么大车队,张灯结彩,奢侈地自大门向上山的小路铺设白绢。苏慕经过时回头,白绢似乎已经铺设完闭,梳着双丫髻、衣着鲜丽面容姣好的妙龄女子们从山脚处的一块巨大的山岩后转出来——显然,她们就是这条千金之路的建设者了。
山脚下有少量官兵把手,非山庄所有家族以及权贵不能经过。这时节正是春天,有些人住在平原还嫌太凉,山庄少有人来。这是无人处的豪奢啊……
这就是京城富家子的做派吗?
来了京城便一直多灾多难的苏慕心里感叹一声,不过除了少数几个,他人的事情一向不被她放在心上。沿小路登高,弯腰避让丛生的树杈,手一撑,在接近山顶的风雨亭里的宽栏杆上坐定。倚着柱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