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76(1 / 2)

加入书签

清楚,自打祠堂那一晚他当着顾承谦的面说要娶陆锦惜之后,这父子的情分便断得差不多了。

  只是他到底也有几分没想到。顾承谦竟然会做得这么绝。

  身为当朝太师,他即便是不结党不营私,说一句话,满朝文武又有谁敢当成是玩笑?

  只三言两语,就反对萧彻点他做考官。

  以后的日子,不用太费脑子,便可以轻松想见了——

  不管他想要做什么,顾承谦都会是第一个反对的。

  眼下只是一个会试考官罢了,又算得了什么?将来还会更多,更多。

  顾觉非无所谓地笑了笑。

  这时候,后面忽然传来了一声喊,有人紧走两步追了上来:“贤侄,贤侄!”

  喊自己?

  顾觉非怔了一怔,脚步一停,回头看去,竟然是陆九龄,陆锦惜的生父。

  “陆大人,您这是?”

  “嗐,还好喊住你了,不然我这还真追不上。”

  倒不是顾觉非走得快,是陆九龄上了年纪,腿脚不是特别利索,加上出来得迟,所以紧追了两步。

  “方才皇上在朝上说,匈奴使臣在京期间一应款待的事项都由礼部这里负责。可以前咱们常年跟匈奴打仗,哪里想过有今天?前阵子虽已经拟定出了款待之法,但礼部这里却没几个人对匈奴了解。”

  陆九龄如今是礼部尚书,他与顾承谦是同窗兼同年,但本身的能力差了顾承谦许多。

  本质上讲,陆九龄是个文人。

  幸好皇上分他去管的是礼部,正好合适。但在大夏匈奴议和这档口上,他的本事,就很不够用了。

  顾觉非听着,已经明白了陆九龄的言下之意:“您想让我帮忙?”

  “是啊。”

  陆九龄叹了口气,其实也有些尴尬为难。

  “你也知道,礼部这里都是科举上来的,对匈奴那边大多看不起,对那边的忌讳也不了解。但我可是知道的,贤侄你当初游学天下,在边关也待过很长一段时间,还写过一本跟匈奴习俗有关的手札。你看看,今日抽个空,帮我瞧上一瞧?”

  匈奴使臣……

  毕竟是两国议和,许多细节都希望做到位了,不希望因为小处坏了两国议和之大事。

  这一点,顾觉非知道。

  只是此时此刻,向他提出这个请求的人,竟然是陆九龄,一个与他其实没有太大关系的外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