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69(2 / 2)

加入书签

  蔡修,是军师。

  可另一种意义上来说,也是谋士。

  陆锦惜莫名想起她先前对“谋士”这二字做出过的判断,眸光流转间,暗自思忖:这人,又算是哪一种呢?

  而且战后他没回京城,愣是在边关待了六年。

  如今议和的消息传遍了举国上下,匈奴的使臣也已经入了关,过不多久就要入宫朝见。

  眼看事将成,蔡修却回来了。

  怎么想,怎么觉得似乎不是单纯回京城那么简单。

  陆锦惜琢磨着,目光重新落在了那一本账册上,于是想起白天宫里来的那一道旨意来,头又大了几分。

  入宫,就代表着麻烦。

  礼仪,服制,还有需要了解的人际关系……

  件件处理起来都不简单。

  “罢了,今日先睡下,剩下的明日再起来忙活。”

  总归不是一个晚上就能想明白处理完的事情,陆锦惜干脆把账本合起来,扔到了一边去,洗漱沐浴后,便直接上床睡了。

  第二天起来,朝廷要在二月十五与匈奴举行议和之礼的消息,便传遍了大街小巷。加上前两天顾觉非才在阅微馆开试以“论议和”为题,已经引发了好一阵的热议,如今就更是人人谈论了 。

  只是相比起百姓们愤怒或者高兴这种单纯的情绪,朝野上下许多大臣及其家眷,就复杂得多了。

  因为,皇帝的圣旨,不仅只给了将军府。

  但凡在京中为官,数得上品级的大臣,都要观礼并参加宫宴;大臣的母妻中,诰命在三品以上的,届时不观礼,但宫宴也要参加。

  大臣们的宫宴不必说,肯定在前朝;但命妇们这边,必定就在后宫了。

  外命妇虽有大事朝见的资格,但平日进宫的机会都很少。

  如今一下来了旨意,能进宫了,就有不少人心思活络了起来。

  一时间,京中的贵妇淑女们,殷勤串门的,不在少数。

  就是陆锦惜也为此做了不少的功课,找了隔壁英国公府的叶氏坐了坐,了解了一下宫里的情况。

  外朝不必说,自庆安帝登基以来,一直都是各党派倾轧不休,没个消停的时候。

  那是男人们的事,陆锦惜现也管不着。

  但后宫中的事情,就有几分让人思量的微妙之处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