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2(2 / 2)

加入书签

  可是今年真真是奇了怪,竟然第二日的人比第一日还多?!

  住持不由看了一旁高深莫测的大衍大师一眼,果然大师出马就是不同。

  大衍心中却在盘算着另一件事,岳欣然答应他,如果此次事情顺利,就在成首县为他修一座寺庙,于出家人而言,开山立刹乃是无上功德,而且,大衍相信,岳欣然所筹谋之事,绝不会不成。

  这不,第二日来的人就比第一日多了许多吧?

  更奇特的是,这些人里面,有许多在法会结束之后,居然并没有缓慢散去,而是拉着家人直奔大灵寺旁新起来的结彩高楼:“阿娘/阿父/阿姊/阿兄,你定要来看看晴娘!”

  晴娘?

  这一日,是在无数人脑海中反复刷屏的一个名字。

  应该说,口碑带来的效应是极其可怕的,远远超过了茶铺自己的预计。昨日看过这《晴兰花开》的观众明明知道今日是一样的剧情,却还是九成以上都再次赶到了大灵寺来二刷,他们不是自己来的,而是拉动了周围的亲朋好友,故而,今日的观众,不是多了几成,而是多了几倍。

  原本装修得颇有气派的高楼在汹涌人潮面前根本不够看,围栏里的座位早早就被占了个满满当当,如果不是缺席法会只来看戏太过亵渎菩萨,恐怕很多人是要这么干的,最占便宜的当然是那些家中有奴仆之人,早早叫奴仆过来占座。

  有人还在追问昨日饮的茶、吃的果子,茶水单子传看中发现竟然也不甚贵,便有不少人点了吃的喝的一边七嘴八舌讨论着昨日剧情一边等着开场。

  这一日,终于有人看到了高楼下一面高高的牌子,上面写着时间日期,还有一个名字《晴兰花开》。

  群众的智慧不容小觑,登时就有人猜到了这是故事的名字,晴是晴娘的名字,那书生姓兰,晴兰花开,这是个好兆头呀!

  登时,热心的群众简直比晴娘的阿母还要高兴,看来晴娘和兰书生会有个好结局的!

  哪怕那牌子上写着,今日与昨日一样,只演出《晴兰花开》的上半阙都挡不住群众热情洋溢的剧情预测。

  再一次听到那熟悉的唱腔、再看到那熟悉的面容、生动的神情,他们中许多人哪怕已经看这一次了,依旧会为晴娘的命运打动,会为其中曲折的剧情牵挂,这个时代,不论男女老少,早年北狄铁蹄统治下的血腥残酷、后来大魏建国时的动荡风波、甚至是近年来的征兵失地当佃户,有太多叫百姓生离死别之事,故事终究能叫他们找到共鸣,沉浸在剧情中如痴如醉。

  再一次看到晴娘将白绫悬到横梁上,没有一个人不为她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