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1 / 2)

加入书签

柜上恐怕已经出不起那么一大笔现银了,原本指望政府帮点忙,不过看今天这架势怕是没指望了!”

“父亲,我愿意替您走这一趟!”

“胡闹,这可不比在国内,真出什么事情,谁也帮不到你!”

“父亲,您就答应我吧!不给玉堂争个荣誉回来,我就不进这家门!”说还没讲完,孙劲风刷的往地上一跪,腰杆子挺得笔直,眼睛灼灼的盯着孙耀祖。

自己的儿子,自己最了解,做事总是三分冲动,遇难遇险就怂包了,孙耀祖正想借着这次的事情挖苦两句,可一回头,却被儿子那透着一股子狠劲的坚毅目光吸引了,父子连心,他知道,这小子是真上心了。

“难得,大侄儿有这样的志气,可佩可嘉!二哥,钱的事情你不要操心,我来筹措,这一趟我也跟着一起去,让洋鬼子们看看,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正文 第3章 大暑 —少年意气,自荐领命

客观评判,孙劲风之前活过的二十来年,和那个时代大多数富家子弟大同小异。养尊处优的童年,接受良好的家教;旧学的启蒙,老派先生的循循善诱;入学之后开始接触新学,新思想、新浪潮爆炸一般的涌进他年轻、茁壮的生命,这一切让他倍感新奇,同时又蠢蠢欲动、狂躁不安。

那是进入学校的第一个年头,南边来了一个年轻的先生,是个激进的有些过分的革命党人,上课第一天,在讲台上振臂一挥,用半个走廊都能听到的声音高呼:“同学们,凡我国民,莫不以实现三民主义为毕生之光荣!”

这话一出,举座哗然,随之掌声雷动!不得不说,这个自称钱穆孙的小先生对孙中山的崇拜和追随确是达到了一个相当的程度,据他自己介绍说,他曾经和孙先生奔走南洋,募集革命资金,枪林弹雨风餐露宿不离不弃,自己的真名就是那时候弃之不用的,钱穆孙就是钱慕孙,只是他自己认为在中山先生面前,需要多几分肃穆和恭敬,才用了这个穆字。关于这点倒没人怀疑,虽然钱穆孙的很多举动鲁莽冲动的近乎可爱,可是演讲教学时的风度感染力,还真是三分神似孙先生,台下的青年男女内心中的那团火,全都被面前这一团更加炽烈的火焰,照耀的分外绚丽璀璨。

派遣钱穆孙来这儿的人,绝对是个拥有大智慧的领导者,论资历,和钱穆孙同辈的都已经是一方领袖,开始独立策划组织一些革命运动了。但钱穆孙绝不适合做地区领导者;也不能做军人;更不恰当干间谍;行政事务也稍有欠缺。可唯有目前的这份教学工作,万分的合适他,他的光和热将会播撒出更多的革命火种,这些火种就是这个民族未来的希望和想望。

这一年是个极好的时间,前一年不行,革命党和各派势力都水火不容,前者和后者恨不能见一个杀一个,后一年也不行,钱穆孙的众多战友就是在这一年被捕的,而钱穆孙,就在这神奇的时间节点上,当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学生们把他神话为偶像,慷慨陈词了整整一年,将革命的激情牢牢播种在这些学生心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