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2(1 / 2)

加入书签

要吃药。一万两看起来多,但若没有别的进项要不了几年也就花光了。

  因而这六两银子何贵花的很是心疼。

  “因小的不知过这江宁港竟要交这么多,身上带的铜钱不够。他们又硬不放小的回来取,只好给了六两银子。”

  虽然官面上六两银子和六千文价值相同,但在实际生活中银子的购买力远远大于铜钱。何贵又是个善精打细算的,也难怪会忿忿。

  这一路各处关卡见了何家是官船,大多只勘合了路引便直接放过了。没想到这江宁港竟与别处不同。

  “那勘合的经历大人说,咱们家四条船里头只有一条是官船,另三条装满了货物,需得按照商船缴税。”

  “货物?即便不能不能免税也当是按照民船交税吧。怎会被算作商船?”

  “他们说咱家船上装的都是贵重物件,指不定就是运来升州卖的。又说近期走私泛滥上头查的严,凡带了贵重物件的统统算作商船。还说这是看在咱们府里的面上才收了六两,若真是商船就得按货价抽税了。”

  以大宁此时的消费水平,二两银子足够普通五口之家过一年。江宁港一道关卡就收去一两,足足是半年的生活费,也难怪连那清高的书生都争吵起来了。

  这样看来他们三条船只收六两还真的算是优惠了。

  “何兄是第一次来,若呆的久了便知道,江宁省与别处不同的地方多了去了。”季常民语带嘲讽,“就好比这江宁港,是没有民船的。”

  江宁港连通东西南北,怎么可能没有民船。但何颐看了眼隔壁委屈交钱的书生,心下了然。

  民船过关只需十文,商船过关一条船一两银子。中间足足有一百倍的差价,也难怪“没有”民船了。

  “何兄是从永宁过来的,若是从东边海港来的船,收税只会更高。”

  查验完毕且已经交过税,士兵解开锁住何家船的铁链准备放行。

  季常民放下茶杯,朝着何颐一拱手:“我家就在永康街后头的牌楼巷里,何兄今后若有事可去找我。在下还有事就先告辞了。”

  最后一句话还在耳边,船舱里已经没了季常民的人。何颐愣坐在椅子上半天没反应过来,

  那个叫松烟的小厮收拾完自家少爷的湿衣裳,出来没见季常民,愣愣问道:“我家少爷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