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54(1 / 2)

加入书签

里一块用晚膳。

  冯家人口少,两任顺国公都没有纳妾过,一脉单传,所以府中用膳都是五口人一起,否则太清净了些。

  顺国公见到儿子过来,冷哼一声,拍桌道:“ 让长辈等你一个,你是不是想挨揍!”

  冯禹不吭声,纪氏护着儿子道:“你说他作何,就是晚来了会儿,值得你板着脸发脾气吗。”

  纪老爷子和纪老夫人也跟着儿媳护孙子,把儿子训了顿。

  顺国公气道:“你们就护着他吧,总有一天他会惹出更大的祸事来。”

  冯禹都听习惯这些话,他麻木的坐下,开始用膳。

  吃的差不多时,冯禹想起下午去拦宋三姑娘的事儿,犹豫问纪氏,“母亲,宋家三姑娘可有定亲?”

  “你问那丫头做什么?”纪氏抬头,“难不成你去定国公府了?”

  顺国公皱眉,问儿子,“你去定国公府干什么?你还嫌之前的事儿不够大?”

  冯禹也烦了,反驳道:“之前什么事儿?我怎么知道宋二老爷为何朝堂上参我一本,我又没惹他,莫名其妙!”

  说起这些日子被圣上下令禁足的事儿,冯禹也是大惑不解,搞不明白宋三姑娘他爹为何朝堂上参他一本。

  说他闹事纵马撞人,纵容家仆闹事打人,路上调戏良家妇女,还放印子钱。

  调戏良家妇女他是不认的,他有那么没眼光吗!去调戏一个半老徐娘。

  至于其他儿,的确是有的,但是路上跟人撞上,两拨人打起来,他肯定要家奴一起上啊。

  放印子钱,那是他斗兽赌钱的钱不够,就听信他人谗言,放印子钱来钱快,就没忍住。

  这些他都承认,可他那会儿可没招惹定国公府的人,为何被参?

  听儿子说起这事儿,纪氏轻轻咳了声,有些心虚。

  实际当初她就是听闻宋三姑娘是乡下农妇养大的,想故意恶心下崔氏,就遣身边婆子上门提亲,说让崔氏闺女给她儿子做妾。

  她随口一提,纯属恶心崔氏,她自个心里清楚崔氏不会答应,更加没把这事儿跟顺国公府的人提。

  也没告诉儿子。

  哪里就想到崔氏就让她家老爷参了儿子一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