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8(1 / 2)

加入书签

声叙述着什么,就更凑近了他些。

  “‘我强烈地自觉做一个日本式作家,希望继承日本美的传统, 除了这种自觉和希望以外,别其他东西。’”

  “零很喜欢川端康成吗?”好歹也是文学院的学生,我知道这是川端康成所说过的话。“的确《古都》这部作品,充满了日本的传统元素和物哀之美,很容易让人想起川端大师的这句话。”

  前面的人已经走的差不多了,我们身后的人陆续也有人起身, 带着淅淅索索的声音经过我们旁边。

  零的脸色出奇的有些怅然,他反问我。

  “花梨对川端康成是怎么看的?”

  我飞速的回答。

  “日本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川端文学是日本文学界,乃至亚洲文化界永恒的话题。”

  深受课业荼毒的我一提起川端康成就是这俩关键词。

  屏幕上的片尾还在放着,影院里本就不多的人已经走的差不多了,零看着屏幕上闪过京都的旧照片。

  “可能是因为混血的缘故,我从小就比身边的同龄人更在意自己身为‘日本人’的事实。上小五时,新换的文学鉴赏课的老师是个川端迷,给我们放了一个纪录片。”

  电影屏幕的黑白光影折射在我们交握的双手上,我被零话语中极少透露的属于自己的信息所吸引。

  “纪录片的内容是,日本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文学家,川端康成在获得诺贝尔奖时的演讲稿《我在美丽的日本》,他穿着带家徽的和服,在燕尾服西装中间格格不入,但是那种凛然的属于日本的姿态,让我深深的受到了震动。”

  整个会场只剩下我们两个和站在楼梯上等待片尾结束,收拾场地的工作人员。

  零的话风一转。

  “但深入了解后才知道,川端老师年轻时曾经高举新感觉派的大旗,极大的遭受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作品中运用的现代主义手法,也有浓厚的基督教的元素。”

  我情不自禁的感慨。

  “那个年代的日本人,接受的是全盘西化的思想,福泽谕吉提出的脱亚入欧理论,宣扬西洋的文明,让整个日本陷入狂热。明治维新成功以后的日本,对西学的推崇已经到了可怕的地步,连川端大师也逃不过这浪潮。”

  零沉默的点点头,视线从屏幕转向我的脸。

  “就像花梨所说的,出生于明治维新开始后三十多年的川端老师早年受到了很多的兰学影响,但到了晚年,川端老师对日本文学的现状非常的担忧,他认为现状的日本文学虽然极力吸收西方文化进行发展,还是比不上王朝时代,也就是平安时代文学的高度。”

  这张跟我对视的年轻俊逸的脸庞,有种在深思着什么的忧郁。

  “为什么会这样呢?年老的川端老师思考后得到的答案是,年轻人在时代浪潮的裹挟下全盘西化,反而忽略了对于属于日本的,东方文化的美丽的探索。”

  我回想着脑内关于川端康成的信息,了悟的点点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