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2(2 / 2)

加入书签

  “郡主,您若信得过老奴,可否听老奴一言?”

  孙嬷嬷立在雪中,鼻尖冻得通红。长安起身,抬手示意她上来坐。

  孙嬷嬷略微犹豫一下,小心翼翼地在长安的对面跪坐下来:“长公主年幼时得先皇爱重,是大盛唯二的有食邑的公主。手下食邑万户,且可圈养不超过万人的私兵。先皇曾有旨,公主府的私兵可世袭。这些意味着什么,老奴不多说,就说姜家四代累积的财富产业。”

  长安都惊住了。孙嬷嬷不说,自诩读过小说的长安都不知道有这一茬儿。

  原来公主府是有私兵的?怪不得姜家都没人了,公主府还能屹立京城一流世家,地位不倒。怪不得书中老说长公主在明德帝登基上出了大力气,原来是有兵?

  “……这些产业,遍布小半个大盛。”孙嬷嬷说出这些私密来,眼睛都不眨一下,“绫罗绸缎,金银玉器,粮食布匹,甚至医馆药园……各色产业,姜家都应有尽有。郡主这一句话就不好了,就当真舍得拱手让人?”

  长安咕咚一声咽了口口水,有点被孙嬷嬷描绘出来的公主府滔天财富给震慑住。

  “不是说您这负气一走,往后这些就都归了怡宁主子。可万一呢?”

  孙嬷嬷语重心长:“长公主年纪大了,不如年轻时候硬心肠。有些事儿她看不明白,也不愿看明白。您不在府上看着,变故可就太大了。那位又是天生一张巧嘴,若哪一日当真被她哄走,主子您就不亏心?”

  本来不觉得亏心,此时听她一说,就感觉有点亏心了……

  长安当初能眼都不眨一下说东西不要了,是真心不知姜家的财富如此惊人。要早知是这种情况,她估计也不太会走得如此干脆。

  又默默咽了口口水,长安脑子里糊成一团。

  “郡主,姜家是您的,可万不能因小失大!”孙嬷嬷见长安脸上变来变去,又道,“这段时日住一起,您大约也知怡宁主子不是个好性儿的人。您这一走,公主再出个事,往后您再想回姜家,就没那么容易了。”

  “……公主府如今如何了?”

  孙嬷嬷于是将长公主的病情大致说了一下,顺道又提了姜怡宁单独请司马娇娇之事。

  长安也算了解这个女主。看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