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03(2 / 2)

加入书签

  即使有易宸导演的金字招牌,其实在演员列表释出的时候,普通观众里反对的声音很大。

  但当时粉丝们控评做得好,粗略一看,反对声音还好,期待的更多。

  这会刚定档的时候,一些人开始对着海报从排版到妆效,一一进行举着放大镜式的挑刺,和最严格最严厉的批判。

  什么,【易导这金字招牌,我看到此为止了。】

  【+1,搞点能演戏会演戏的不行吗?】

  【虽说我看萧旻明参加综艺时候的表演,还可以吧,小周貌似也进步了,但我真不觉得他们能挑大梁。】

  【+10086,还嫩了点。】

  【一拖三,可能会带不动啊。心疼影帝。】

  当然这几人的粉丝们也有反驳的话,但口水仗并不能完全消除这些□□。

  甚至有人在影片都还没出来之前,去豆瓣打低分,《鏖战》的口碑未上映,就走了下坡路。

  很快,第一段预告片放出来了。

  制作是一如既往的高水准,这点毋庸置疑。

  几位令普通观众们忧虑的年轻演员们,他们竟然在镜头前的表现并不逊色。

  诚然把他们和老练的演员放在一起,肯定是有所欠缺的,但不知为何,他们通过镜头展现出的情绪,生动、鲜活、吸引人,弥补了这种不足。

  质疑的评论如潮水般退去。

  杠精肯定还有杠精,什么【只有我觉得演的一般么。】之类的话,但比起好评,这些杠精评论寥寥无几。

  观众即使不懂演戏,可他们并不好糊弄。

  什么是用心的作品,什么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

  网上有人评价说:【可能我一开始期待值在五分左右,哪知道预告片给我来了个十分!期待成片是一百分!】

  也有对演员个人的评价。

  【刘冉选得真的好,完全看不出是第一次演戏的。】

  【很灵性啊。】

  【我没想到小周是真的会演戏。】

  【对,他真的能演啊!我更喜欢他了!】

  【未来可期。】

  更多的,则是对萧旻明的评价。

  萧旻明以前在出道那部仙侠剧里,使用的噘嘴瞪眼面无表情的演戏**,实在令全国的观众印象深刻。

  为什么是全国的观众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