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5(2 / 2)
赵国再不整顿兵马准备迎战,到时后果不堪设想。
当下崔元舟听得张子畅的话,大大吁了口气,恭身道:“臣领旨。”
张子畅站起来,负手走到墙下,看着墙上挂的地图,心下感叹:朕为了筹得这笔攻打元国的费用,可是准备了两年,纵容了赵氏一族两年。
这两年里,朕纵容赵氏一族敛财,为的,全是今日。
可怜赵氏一族,当了替罪羊。
现下朕抄了他们的家,满京欢庆,盛赞朕英明。
朕,是不是有点坏呢?
作者有话要说: 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第 67 章
赵太后听闻赵氏一族被抄家, 惊怒交加,引发旧疾,卧床不起。
张子畅事母至孝, 连着数日, 早晚皆到寿春宫请安问病,亲自侍疾。
太医们轮番在寿春宫值守, 亲自煎药看火候, 不敢稍有松懈。
如此过得数日, 赵太后病情渐有起色, 待见张子畅又来侍疾, 便道:“国事繁忙,且皇帝也要顾惜身子, 不必每日亲至。”
张子畅叹道:“母后卧床, 儿子不亲来侍疾, 于心何安?”
赵太后咳嗽一声,摆手道:“皇帝是一国之君, 当以国事以重。且哀家已觉着好些了,身边又有皇后诸人侍疾, 皇上放心去吧!”
张子畅闻言, 这才告辞出去。
待得床前只剩下心腹赵嬷嬷,赵太后便叹问道:“皇帝是真孝还是假孝?”
赵嬷嬷安慰道:“太后娘娘这番病了,皇上连日过来侍疾,自是真孝了。”
赵太后晒笑道:“这不过表面功夫。若真孝,哪会一举歼灭赵氏一族, 连哀家亲弟弟亲侄儿也不放过?”
赵嬷嬷低头不敢多言。
赵太后又道:“皇后不争气,也保不得两个弟弟,这番赵家已被连根拨起,再无翻身可能了。想我们赵家,本来是国性,当年……”
嬷嬷是自小就服侍赵太后的,自也记得当年事,一时道:“不过几十年功夫,世人已淡忘当年坐帝位的,本是赵家。”
创下赵国的,是赵氏一族,彼时坐帝位的,自是赵氏。
到得赵太后父亲那一代,朝政混乱,百官贪腐,民不聊生,彼时且有游离国并元国齐齐伐赵,眼看灭国在即,却有一个不世出的少年将才领了兵马,打败了游离国并元国,回到京城又助着赵帝收拾朝中残局,当了镇国大将军。
这位镇国大将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