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2 / 2)

加入书签

  这是文思豆腐?

  

  继豆腐丝之后,接下来七八条朋友圈差不多都是展示刀工的,想想顾念西说他之前是餐厅的主厨,唐知宜推断这个时候,应该是顾念西在学厨艺。

  

  虽然说高中的时候,顾念西的成绩并不算太好,但本科线还是可以满足的,考不上大学然后去学手艺的可能性不高,难道是顾念西转回生源地考试的时候出了什么意外,高考分数很不理想?

  

  唐知宜是被保送到北大的,高考的时候学校发的志愿填报册也没有细看,不太清楚哪一家大学有烹饪专业,倒是常看广告,知道国内有几家很有名的高级技工学校,里面有烹饪学院。

  

  可惜图片拍的都是近景,没有任何带文字标志的东西出现,让唐知宜也没有办法确定顾念西是在哪里学厨的。

  

  不过,唐知宜又重新翻看了一下这几张练刀工的图片,倒是忍不住翘起嘴角,不知道是不是顾念西以前就有刀工基础,图片里的食材切得非常漂亮,甚至说的上精美,案板和道具也收拾的很干净,是顾念西一贯的认真细致风格。

  

  高中的时候,顾念西就是这样的,哪怕成绩不算太好,但也在尽自己最大努力的去学,语文和英语还能靠勤奋用功,但数学和理化就不太行了,遇到解不出来的大题,只能拿出草稿纸开始死磕。

  

  但理科大课不是用诚意可以打动的,就只有一两行,没有头绪就是没法下笔,所以顾念西有的时候会把题目抄在草稿纸上,然后在放学后摆到唐知宜的桌子上,等唐知宜竞赛课回来有空的时候,拿出笔唰唰唰的写上,再还给他。

  

  难住顾念西的题,都属于看着解析答案仍然一头雾水的那种boss题,重温一遍这样难度题目的解题思路,对唐知宜也是一种帮助,所以顾念西抄写过来的题,她都抽空写了一遍,把一些关键的地方画圈写文字解释,然后放回顾念西的抽屉。

  

  两个人也不说话,就这么默契的问题答题了快两年,一班的其他同学也都不知道。

  

  高中的时候,来找唐知宜问题的同学不少,但她之所以对顾念西的问题记忆犹新,也不单纯是因为她暗恋顾念西,而是她特别喜欢顾念西身上的认真劲。

  

  考试卷就只有这么一百五十分,大家做题肯定要有战略性,不可能把所有的分数拿上奔着满分去,有取有舍,自然会放掉一些特别难的题,尤其是罪恶的后两道大题第二第三问,简直是耗时大户,做起来性价比很低。

  

  所以,大家问唐知宜的时候,都会经济实惠的跳过这两小问,找别的拿分点,本来是件挺明智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