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1(2 / 2)

加入书签

  这字迹别说孙氏,连他自己都无法分辨。

  他可以尝试改变笔迹,但沈清弦也可以继续模仿。

  孤零零站在空荡荡的房间里的小童危险地眯起眼睛。

第52章 没有谁是例外。

  翌日, 沈清弦进宫时,顾见深又是满面喜色地迎上来:“国师!”

  沈清弦向他行礼。

  顾见深赶紧将他扶起来, 他凑近他小声道:“经书很好,我听福达说,母后看过后还欣慰地笑了。”

  他这般说, 沈清弦只觉得气闷,那孙氏估计看都没看过, 又谈何欣慰一笑?这福达……八成也是心疼小皇帝,故意说来让他欢心的。

  当然他不会拆穿,只说道:“如此便好。”

  顾见深又问:“我们今日学什么?”

  沈清弦道:“昨日臣教您那法门, 你可还记得?”

  顾见深连忙复述了一遍, 沈清弦很是欣慰, 对他说道:“我们今天再练练吧。”

  顾见深弯着眼睛说:“好!”

  学这个其实很枯燥,而且进展极慢,也就越发显得无趣。

  以顾见深如今的程度, 根本还没领悟, 所以对身体的益处也就显现不出来,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 似乎这法门和抄经有异曲同工之处。

  当然假以时日, 好处便会一一浮现出来。

  修行结束, 沈清弦又问了他几句儒学上的功课。

  顾见深显然更喜欢这个, 说起来头头是道,很有想法。

  沈清弦却只点到即止,他想的是循循渐进, 不再让他疲倦。

  时间到了之后,沈清弦说:“陛下,臣告退了。”

  顾见深略带失望地应下:“好。”

  沈清弦只当他是舍不得他,不由心软道:“明日臣还会准时过来。”

  顾见深开心了些:“嗯。”只是笑意未达眼底。

  秋收祭,顾见深留在了宫中,按理沈清弦身为国师该去祥盛山辅助祭天,但沈清弦不乐意去。

  刚好卫琎也不待见他,他不来他还开心得很,赶紧找了个心腹顶上。

  祥盛山上一派热闹,皇宫里便显得冷清很多。

  太后也去了祥盛山,唯独顾见深没去,孙氏用的理由是顾见深微感风寒,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