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2 / 2)

加入书签

  他尚还十分年轻的脸上,只有淡漠:“是弟难为兄了,忘了你身子不好。”

  倒是檀笙,还笑得出来:“殿下说得哪里话,别说殿下让檀笙来书房,就是殿下让某去十八层地狱,也立即动身。”

  说着回眸,让徐良玉见礼。

  在来的路上,就已经对她说了,之前骗她,是雍王殿下不愿透露身份。

  的确没有什么李庾吏,只有雍王李德。

  徐良玉连忙上前见礼。

  李德美目微挑,目光也只在她脸上落了一落:“难为兄这个时候还有心思风花水月,国之难,民之难,可体会得?”

  不得不说,他的样貌可是惊了她的眼。

  那日匆匆一见,只觉俊美,不敢多看。

  此时在灯下,眼帘微动,眸光流转间带着致命的慵懒之姿,当真是惊鸿一瞥。

  可是,徐良玉站在檀笙后面,不由皱眉思索。

  她从来对历史没有什么兴趣,提起唐朝最深的印象就是武皇武则天,可现在是六七二年,她还未称皇,其次是太宗高宗,最后是由太子墓那住着的章怀太子李贤,唐朝有几个皇子她没有印象了,但是恍惚之间,她记得有什么李显李旦李宏,却是不记得有个什么雍王李德。

  不过历史也就那么回事,她随即抛开疑惑,低下了眼。

  她好奇的檀家秘密,檀笙说她迟早会知道,竖着耳朵听着他们两个人说话。

  桌子上还放着两本账册。

  檀笙到了桌边,依然淡定,那人道:“檀兄的账目从未出过什么差错,储备粮仓也从来不用他人操心,这么多年了从未辜负过朝廷信任,却不知现下该如何向百姓交待,如何向父皇交待,现下此事还在我这,明日就不知去了哪里。”

  徐良玉闻言大惊。

  现在有点后悔过来了,有些秘密一旦知道了,可能就是祸事。

  李德说话完全没有避讳她的意思,这只说明一件事,他不屑避讳。

  这让她想起了知府家那个悄无声息被勒死的狗,是的,她在离开那的时候,碰见了。

  知府家的小厮骂咧咧地扔了那条死狗。

  此事听他的口气,却比待陈知府强许多。

  徐良玉僵着背,垂眸侧立。

  檀笙一手在双轮车的扶手上轻轻敲着:“谢殿下垂爱,檀笙这辈子能有小殿下这个朋友,很是值当。可惜如今大错已经铸成,粮仓未满,檀家也无力回天,不求别的,只求殿下让这错,檀笙一人承担。”

  李德冷笑一声,袖一动,桌上的账册一下被挥落了地上去:“你这是在求死?”

  檀笙自嘲地笑笑:“求不求都是死,求生又能怎样,殿下也不必再为我费心了,大限将至,估计都活不过这个冬天。”

  他这般轻贱自己的生命,还如此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