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2 / 2)
吴升有些腼腆地笑笑,赶紧解释道。因为从小被他爸骂,他心里也觉得因为读书而不下地干活是偷懒摸鱼见不得人的事。
“哪方面的?”
“各个方面,除了高中课本,还有文学、历史、哲学、天文等能从图书馆借到的书。国图一年借书费才十块钱,我每周会在送外卖间隙跑去一次,比在老家看书方便。”
“年轻人,我资助你,继续上学吧。”
Steven就这样脱口而出。那时,他不是富豪,公司也在起步阶段。他就是想帮帮这个年轻人。从他看到他流血的胳膊和迟疑的怕弄脏地板不敢进屋的眼神时起,他就好像看见了一只受了伤而又懂事的小狗一样,从心底里怜爱起他来。那一刻,吴升强忍泪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命运转折来得太突然,他有些不敢相信了。Steven再次发挥了他的想象力,想象出了这个中等身高,五官平常,但却朴实干净的青年此刻心里的惊涛骇浪。他默默地抱了一下眼睛通红的吴升。
吴升记得那是十九岁夏天一个大雨倾盆的日子,那天雨很大,雨全部倾倒下来之前,白天憋成了黑夜。傍晚,雨过天晴后,天是蓝的,刚从清水里捞出来的那种蓝。从此他白天在Steven的公司里打杂,偶尔贡献创意,晚上在夜校上课,住在Steven的办公室里。因为只有中学学历,他成了一个中专夜校文学专业的走读生。
当他在三五年华回首前半生时,发现那些转折都发生在一瞬间。背了九年的书包一瞬间就进了火堆。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种了十多年的地,绝望之中,因为母亲的一句话就梦游一样地来到了这座人多车多的特大城市。风雨里送了三年外卖,辗转于拆迁房,地下室,被各种无视、轻视,最后自己也不怎么照镜子看自己了,无论长什么样,在别人眼里都一样,都叫“送外卖的”,就跟马路上的翻斗车,拖拉机没什么区别。就这样每天机械地从A点跑到B点,回到A点,再到C点。一瞬间,有个人蹲下来平视你,直直地从你的眼睛望进你的心里,看到了那里的渴望,然后说可以满足它。他怎么能一下子相信?就像他趴在火堆边不能相信那些灰烬就是自己曾经珍爱的书本一样。
他并不是一个有野心的人,很容易知足,他没计划过改变命运。如果不是逼不得已,他不会走出那个小山村;如果不是碰到了Steven,他会一直送外卖,然后晚上读各种能搜罗来的旧书。他觉得送外卖比种土豆轻巧多了,除了土地不会骂人,而人会骂人这点差异之外,他觉得这份工作挺好。从小的物质匮乏,让他知道人活下去需要的东西很少,每天一个土豆,一大碗井水就成,实在不行半个也行。能读读书,就是加了一餐饭。书会把他带进另一个世界,在那里,他心里的那张大嘴会被填满,这对他来说更重要。离家前,他在地里刨土豆,刨累了,晚上回来躺在炕上,翻看着语文老师送他的泰戈尔诗集,就不觉得累了。那本诗集是因为他周记里的一首关于泥土的诗而得到的嘉奖。那个年轻的语文老师刚刚毕业就下乡来支教,是个怀着浪漫情怀的年轻人。她觉得自己在烧着火炉子取暖的泥草房里碰到了一个少年泰戈尔,于是就送了他一本诗集来鼓励他。
吴升看了看屏幕下方的时间,已经快十一点了,他收回思绪,又看了看那幅照片——那个被冰冻住的一截树桩。他继续写道,
“向它最向往、最渴望的地方扎去,伸向它的生命之源……”
这就是今夜他想对她说的全部了。排完版。将闹表定在十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