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0(2 / 2)

加入书签

  他兴奋道:“甲方的要求是用尽量少的投入在那块地上建屋,他们的诉求就不是房屋而是地!因为土地升值快,房屋成了快消品,随时有可能被拆除。拆除之后土地才又是可造的,才好再卖高价。他们要的不是什么惊世骇俗的建筑设计,要的就是好拆!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正常情况下,一平方米荷载要浇筑1.5吨水泥,假如我们可以减少50%,不,40%……【注1】”

  他教她画简单的草图图,记录他口述的公式,尽管很明显的,她当年学的那一点基础已经几乎全忘了。

  他口中那些建筑师常常挂在嘴边的名词,对她来说已经显得陌生。她画建筑的那点小爱好也就大学刚开始时给基础设计课程加了点优势,要论天赋和兴趣,她其实是比不上他的。

  怡江知道他这是灵感来了,其实只是她无意中的一句话,让他反向破解了这么久以来困扰他的难题。

  她就看着他那样专注又亢奋地伏在他身边,滔滔不绝地跟她说话,心底也有种不明所以的成就感涌出来。

  直到她记下他的灵感,他还目不转睛地盯着那白布上的字和图,今晚看来有得熬了。

  她不忍心打断,重新又煮了一壶咖啡,转过身才发现他已经拿着那块白布跑出去,往恒温图书馆那边去了。

  怡江摸了摸小熊的脑袋,抱歉地说:“看来我只能给你另外找一床‘棉被’了。”

  …

  如期交付设计方案,并且让甲方大为赞赏,丛嘉佑简直想要仰天长啸。

  或许就像某人说的那样,他现在是到了一定的年纪,即使是天才也会怀疑自己遇到瓶颈。在遇到这么难搞的客户之前,他还一直以为自己是无往不利,稍稍一个不留神,才发现自己在自以为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了。

  建筑从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也要跟随时代的潮流,这种跟随不止是外观和审美,更重要的是理念。

  这回的方案给他提了个醒。

  说起来,真的是意义重大的事情,既然这样,怎么能没有庆祝?

  在他的工作室,他是老板,一呼百应,说请客吃饭当然人人都高兴。

  但他突然想到怡江,于是提了一句要叫她也一起来。

  其他人都不置可否,因为都不清楚他口中所说的这个人是谁,反正丛家自爷爷辈开始就是建筑专家、桥梁专家,有什么样的人才都不足为奇。

  只有常羽生知道丛嘉佑说的人是谁,他态度也很明确:“你们大家玩得开心点,我今天就不去了。”

  大家都觉得惋惜,这个方案,除了丛嘉佑之外,贡献最多的人就是他了,要庆祝当然人凑齐了热热闹闹才好玩啊,他居然不去?

  丛嘉佑看出了端倪,在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